落实三点掌握映射胡彬理解好映射是掌握函数概念的基础,因为函数是一种特殊的映射。不吃透映射的定义而去单纯地理解函数那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可取的。那样势必会对我们今后学习、研究函数带来许多隐患,所以要想学好函数首先要掌握好映射。第一点,理解映射。映射的概念:设A,B是两个非空集合,如果按某种对应法则f,对于集合A中任何一个元素,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一个元素与它对应,这样的对应叫做从A到B的映射,记为f:A→B。(1)从映射的意义可以看出,集合A中任何一个元素在B中都要有唯一一个元素与其对应,允许集合A中不同的元素(原象)在集合B中有同一元素(象)与其对应,允许B中的元素没有A中的元素与其对应。(2)应当认识到映射中所涉及的两集合是非空集合,也就是说不能为空集。(3)映射是一种特殊的对应。能构成对应的有一对一、多对一、一对一余(B中有多余元素)、多对一余(B中有多余元素)这四种,注意一对多和一对多余不能构成映射。(4)映射是由集合A,B以及从A到B的对应法则f所确定的。(5)一个映射中,在对应法则f的作用下,集合A任何一个元素a对应着集合B中的一个元素b,b叫做a在f下的象,并且a的象是唯一的。a叫做b的原象,b的原象不要求唯一。例如,设集合A={0,1,2},B=,对应法则f是“取倒数”,这时由于A中的元素0无象,所以A、B、f不能构成映射。但对于映射来说,A中两个(或多个)元素可以允许有相同的象。例如,设集合A={2,-2,3,4},B={4,9,16},对应法则f是“取平方”,这时A中的元素2和-2都对应B中的元素4,A、B、f构成映射。(6)不要求集合B中的每一个元素都有原象,即B中可以有些元素不是集合A中的元素的象。例如,集合A={1,2,3,4},B={3,4,5,6,7,8},对应法则是“加2”,B中的元素7,8不是A中元素的象,但A、B、f构成映射。(7)在一个映射中,集合A,B可以是数集,也可以是点集或其他集合。集合A,B也可以是同一集合,但在确定的映射中,A,B的地位一般是不要求对等的。第二点,学会判断一个对应是否为映射。判断一个对应是否是A到B的映射,应考查两个方面:①集合A中的每一个元素是否在集合B中都有对应元素,即A中的元素不能有剩余,但B中的元素可以有剩余;②集合A中的元素在集合B中是否只有一个对应元素,即A中不能有任何一个元素也对应着B中的多个元素。例1.下列对应是不是从A到B的映射?(1)(2)(3)(4)(5)设A={矩形},B=R,对应法则f为矩形到它的面积的对应。(6)设A=R,,对应法则f为。解析:(1)不是。当,即A中的元素3在B中没有元素和它对应,所以(1)不是映射。用心爱心专心(2)是。由,知对任意的x,总有,又当时,必为整数,即。对A中的每一个元素x,在B中都有唯一的y与之对应,(2)是映射。(3)是。对于R中任何一个元素x,在B中都有唯一的数0或1对应,故(3)是映射。(4)不是。因为任一个x都有两个y与之对应,故(4)不是映射。(5)是。对每一个矩形,它的面积是唯一确定的,故(5)是映射。(6)不是。因为时,集合B中没有元素与之对应,故(6)不是映射。第三点,运用映射定义解决问题。例2.设A={1,2,3,m}、B={4,7,},对应法则是从集合A到集合B的映射。已知,1的象是4,7的原象是2。试求p,q,m,n的值。解析:由1的象是4,7的原象是2,可列方程组:解得故对应法则。由此判断A中元素3的象10要么是,要么是。若,因不可能,所以,解得(舍去),。又集合A中的元素m的象只能是且等于16,即。故。点评:解决本题关键要深刻理解映射的定义,搞清象和原象的概念。感悟与提高函数是单调函数的充要条件是()A.B.C.D.答案提示:,由题意得,所以,选A。用心爱心专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