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医院服务2.1.2.1预约诊疗工作制度和规范流程出诊医师管理措施检验、CT、磁共振、动态心电预约可分时段预约,有工作制度、考核2.1.3改善门诊服务、方便患者就医的绩效考评和分配政策2.1.4与基层医疗机构合作开展预约转诊服务协议、规范、流程2.2.1.1门诊管理制度及相关措施急危重症患者优先处置的制度与程序2.2.2.1门诊满意度调查及考评方案有门诊与辅助科室之间的协调机制。2.2.3.2门诊突发事件预警机制和处理预案,2.2.4有改善门诊服务方便患者就医的绩效考评和分配政策根据门诊就诊患者流量调配医疗资源的机制,重点是人力资源应急调配的制度与程序2.3.1.4.有统一规范的急诊(含抢救)服务流程,有明确的各部门、各科室职责分工与服务时限2.3.2.1与基层医疗机构建立急诊、急救转接服务制度2.3.3.1有急诊检诊、分诊制度2.3.3.2有急诊留观患者的管理制度与流程2.3.4建立急诊住院和手术的“绿色通道”,建立创伤、农药中毒、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高危妊娠孕产妇等重点病种的急诊服务流程与规范2.3.4.3医院有急诊抢救和会诊的相关制度2.3.5.2有各种抢救设备操作常规随设备存放,方便查询.有急诊医护人员技能培训与考核,技能评价与再培训相关制度急诊科相关规章制度2.4.1.1患者留观、入院、出院、转科、转院制度及服务流程2.4.2.1有为急诊患者(特殊患者)提供合理、便捷的入院相关制度与流程2.4.3.1医院应建立与实施双向转诊制度与流程2.4.4.1转诊或转科流程2.4.5.1有出院患者健康教育相关制度,有出院患者随访、预约管理相关制度2.5.1.1有基本医疗保障管理相关制度和相应保障措施2.2.3.1有门诊流量实时监测措施。有医疗资源调配方案。2.6.1.1有保障患者合法权益的相关制度2.6.3.有开展实验性临床医疗管理的相关制度,有开展实验性临床医疗的审核程序2.6.4.1有保护患者隐私权的相关制度和具体措施,有尊重民族习惯和宗教信仰的相关制度和具体措施2.7.1贯彻落实《医院投诉管理办法(试行)》,实行“首诉负责制”,设立或指定专门部门统一接受、处理患者和医务人员投诉,及时处理并答复投诉人。(★)2.7.1.1设立院领导接待室并执行院长接待入日制度、意见箱、投诉电话等有投诉管理相关制度及明确的处理流程2.7.1.2有医疗纠纷范围界定、处理制度与操作流程建立发言人制度2.7.3.1建立患者及员工投诉渠道2.8.1.1有预防意外事件的措施2.8.3.1就诊、住院的环境清洁、舒适、安全有安全管理、保洁管理措施,对医院环境状况有巡查、维护措施2.8.4有保护患者的隐私设施和管理措施有私密性良好的诊疗环境,在患者进行暴露躯体检查时提供保护隐私的措施2.8.5无烟医院相关制度、材料(办公室负责)2.8.6落实创建平安医院九点要求,医院有措施第四章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一、医疗质量管理组织4.1.1.1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各质量管理相关小组、质量管理部门、各职能部门、科室质量与管理小组医院质量管理组织架构图《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管理和持续改进方案》4.1.1.2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4.1.2.1各相关组织包括:医疗质量管理、药事管理、医院感染管理、病案管理、输血管理、护理管理等4.1.2.2各相关质量与安全组织会议4.1.3.1各科室/部门相应的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计划与考核方案二、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4.2.1.1医疗质量管理和持续改进实施方案医疗质量管理考核体系和管理流程4.2.1.2有医疗质量关键环节(如危急重患者管理、围手术期管理、输血与药物管理、有创诊疗操作等)管理标准与措施有重点部门(急诊室、手术室、血液透析室、内窥镜室、重症病房、产房、新生儿病房等)的管理标准与措施4.2.2.1质量管理制度规章制度,并有明确的核心制度4.2.2.3各专业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和临床诊疗指南4.2.3.1各专业、各岗位“三基”培训及考核制度4.2.4.1医疗风险管理方案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与隐患缺陷的报告制度和工作流程4.2.4.2“患者安全目标”相关制度的培训与考核4.2.4.3预防医疗风险的相关教育与培训、4.2.5.1全面质量管理培训与教育4.2.5.2质量管理相关技能培训4.2.6.1根据年度质量与安全管理目标,制定教育培训计划4.2.7.1医疗质量控制、安全管理信息三、医疗技术管理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