郏县景煤业有限公司昇矿建工程评价报告二0一三年一月二十日矿建工程评价报告一、矿井基本情况郏县景煤业有限公司是由原河南省景家洼煤业有限公司被大庄实昇业有限公司兼并重组后成立的新公司。2012年4月,郏县景煤业有昇限公司开始进行隐患整改;2012年11月,委托平顶山平煤地方设计院完成《郏县景煤业有限公司技术改造初步设计说明书(修改)》编昇制工作;2013年9月3日,通过了平顶山市政府组织的复工验收,预计2014年6月,完成试生产验收。二、矿建工程设计方案根据《郏县景煤业有限公司技术改造初步设计说明书(修改)》昇井巷总工程量为14017.7m。其中一期9497.7米(新建2992.7m,扩修3776m,维修2729m)。二期4520m(新建3540m,扩修940m,维修30m)。(一)施工方案:利用景技改主斜井出煤,斜风井回风,老主斜井改作副斜井昇排矸、运料、行人。1.井筒技改斜风井功能不变,担负整个矿井回风。技改主斜井担负运煤任务。将老主斜井改为副斜井提升人员及物料。根据现场实测数据,井筒局部有变形,开工建设时期应以实际情况加以维护。主斜井装备大倾角胶带运输机,副斜井铺设轨道、架空乘人器。井筒断面如图3-1-3、4、5所示。2.大巷布置轨道大巷(原六2煤四水平皮带巷,标高+54m)与副风斜井(老主斜井)相连,担负五2煤、六2煤运料行人任务。巷道长度1080m,基本沿煤布置,掘进断面14.35m2,采用半圆拱锚网喷支护。3.水平及采区划分矿井划分两个水平,分别为五2煤、六2煤开采水平,五2煤水平标高±0m,六2煤水平标高+50m。六2煤布置三个采区,分别为一采区、二采区、三采区,其中一采区、二采区为上山采区,三采区为下山采区。五2煤布置两个采区,分别为一采区、二采区,其中一采区上山采区,二采区为下山采区。4.采区接替设计将矿井六2煤一采区作为首采区,同时建设五2煤一采区。五2煤、六2煤一采区同时生产作为二期(达产期)。六2煤二采区作为六2煤一采区的接替采区。五2煤二采区作为五2煤一采区的接替采区。六2煤三采区作为六2煤二采区的接替采区。5.巷道布置六2煤一采区为本次改造的一期(复工复产期)工程,考虑尽快复工复产,工作面尽量利用原有巷道布置采面。首采面为六2-11010,采长200m。六2-11010机巷利用原六2四水平皮带巷扩修,六2-11010风巷利用六2煤东三大巷扩修。六2-11010风巷通过回风斜巷(利用原有巷道扩修)与斜风井相连。六2-11010机巷通过运料斜巷与轨合一巷(原六2煤西翼皮带巷)相连。六2煤二采区布置三条上山从西向东依次为回风上山、轨道上山、皮带上山。三条上山间距25m。回风上山与总回风巷(原六2煤四水平皮带巷,标高+54m)相连。轨道上山、皮带上山通过轨道大巷(原六2煤西翼皮带巷)与分别主斜井、副斜井相连。六2煤三采区沿主井方位布置三条下山从西向东依次为轨道下山、皮带下山、回风下山,三条下山间距均40m。轨道下山通过上车场与轨道大巷(原六2煤西翼皮带巷)相连。皮带下山通过皮带联络巷与六2煤煤仓相连。回风下山与总回风巷(原六2煤四水平皮带巷,标高+54m)相连。五2煤一采区布置三条上山从西向东依次为回风上山、皮带上山、轨道上山。回风上山与皮带上山平均间距30m,皮带上山与轨道上山间距25m。其中回风上山上段209m利用原五2调煤下山(根据巷道状况扩修)。回风上山通过回风联络巷与总回风巷(原六2煤四水平皮带巷,标高+54m)相连,皮带上山通过六2煤仓上口联络巷与六2煤搭接,轨道上山通过轨道反斜井与轨道大巷(原六2煤西翼皮带巷)相连。五2煤二采区沿主、副斜井方位布置三条下山从西向东依次为回风下山、皮带下山、轨道下山,三条下山间距平均40m。回风上山通过回风联络巷与总回风巷(原六2煤四水平皮带巷,标高+54m)相连。皮带上山通过联络巷与五2煤煤仓搭接,轨道上山通过上车场与轨道大巷(原六2煤西翼皮带巷)相连。(二)开拓部署及巷道断面1、主斜井(技改主斜井)净宽3.6m,净高3.3m,净面积10.5m2。倾角22º,斜长1053m。担负全矿井煤炭运输任务,并作为进风井。敷设有灌浆管、压风管各一趟。可作为矿井的安全出口。2、副斜井(原老系统主斜井)净宽3.4m,净高3.0m,净面积8.96m2。倾角23,º斜长710m。敷设有600mm轨道,安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