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鄂教版第七册《语文乐园(六)》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读会六个双音节词,知道它们都是比喻和借代的意思。2、读熟这八个与“朋友”有关的成语,在理解的基础上反复诵读,并能合理运用。3、结合以上成语学习、朗诵这句格言,强调朋友之间要患难与共,同甘共苦。4、通过读故事,让学生弄清“程门立雪”的字面意思以及这个故事所揭示的意义。5、复习《山与海的书信》,学习排比句。6、通过口语交际,训练学生语言交际能力,同时领会我们应该珍惜友谊。7、抓住好朋友的特点进行描写。8、收集相关资料,认识人民币上的风景名胜。教学重、难点:1、读会六个双音节词,知道他们都是含有比喻和借代意思的。2、复习《山与海的书信》,学习排比句。教学准备:收集人民币(纸币、硬币)中国地图教学时数:4课时第一课时一、读一读,想一想1、学生自由朗读这些词语,同桌说说大意。2、竖着读这些词语,想想平时在什么情况下会用到这些词(能讲几个是几个)3、教师评点并指正。4、了解什么是比喻、借代。5、再读词语,弄清含义。二、读一读1、学生将这八个词语多读几遍,想:这些词与什么有关?2、理解词语的意思并试着用自己已经理解的词说话。3、反复诵读。三、写一写,背一背1、自由朗读这则格言,想意思。2、学生在书上描红,练习背诵。3、和上题结合起来理解什么是“朋友”。4、师述:格言来自名人名言,具有丰富内涵,对于我们做人和治学都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55四、成语故事《程门立雪》1、自由读,说说自己弄清了什么。2、指名解释“程门立雪”的字面意思。3、为什么杨时要这样做呢?再读书,在文字中找答案。4、通过老师和学生的行为,你知道了什么?(学生要尊敬老师,老师也要爱护学生)第二课时一、探究与发现1、读读这段话,回忆出自什么文章?2、将带点的部分用红笔画下来,再多读几遍。你已经发现了什么规律?同桌互讲。3、指名回答,教师补充。4、认识排比句。文中用了排比句有什么好处?5、在本册书已学过的课文中找找排比句。读一读,体会语气及表达的感情。二、口语交际《真舍不得他》1、读题,了解内容。2、你认为此次口语交际的内容可以是什么?(回顾过去美好时光,展望美好未来,也包括对同学的美好祝福)3、学生自由分组说一说。4、全班交流、表演。三、综合性学习《人民币上的风景名胜》1、生活处处是学问。不信,看看你手中那一张张熟悉的人民币,你发现了什么?(在它们的背面有着一幅幅美丽的图画。)2、那都是些什么地方?你能在地图上指出它们的位置吗?3、学生分组交流,教师巡视辅导。4、集体交流学习。第三课时习作《我的好朋友》【习作内容】每个人都有好朋友,提起好朋友,总有说不完的话。你愿意把你的好朋友介绍给大家吗可以介绍他的外貌、性格特点、兴趣爱好,也可以介绍你们之间发生的事情:互相帮助的,合作完成的,受到表扬的,发生误会的……总之要通过你的介绍,人们能对你的好朋友留下深刻的印象。写的时候,注意把内容写具体,把语句写通顺。如果你不想写朋友,也可以写其他人。【教学目标】1、通过开展习作活动,让学生从习作中学习抓住好朋友与众不同的外貌特点、性格特征、兴趣爱好,表现人物形象。552、学会通过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特点,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3、提高学生写作的兴趣,并激发修改习作的积极性,提高写作的能力,养成细心观察、认真修改的良好习作习惯。【教学重点】学会通过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特点;提高修改习作的能力,激发修改习作的兴趣。【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习作指导20分钟)【教学要点】1、通过开展习作活动,让学生从习作中学习抓住好朋友与众不同的外貌特点、性格特征、兴趣爱好,表现人物形象。2、学习通过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的性格特点,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学抓特点今天又是我们“开心作文”的时间了。大家都很期待吧!这节课,我们就边玩边学,学习怎样把自己的好朋友介绍给大家认识。1、游戏:猜猜他是谁2、你是怎么就猜出来的?(相机板书:外貌抓住特点)3、请一位同学当模特儿,其他同学们抓住这位同学的外貌特点描绘。(1)请两生发言。(2)请“模特儿”评评:你认为哪个最能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