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静夜思》教学设计与反思教材分析《静夜思》这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成功地表达了游子的静夜思乡之情。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年龄小,对于浅近的古诗比较容易接受。大多数学生已经能通顺地读,少部分学生能背诵,但止于对文字的记忆,而对于古诗的意思和其蕴含的思乡之情还不能体会所以本课教学设计旨在指导学生在读中学习生字词,感知古诗内容,体会古诗的韵味,感悟诗中绵绵的思乡之情,以达到学生在接受古诗文化熏陶的同时,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教学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认识9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2.过程与方法目标:正确、有感情地诵读、背诵这首诗文。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激发学生对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教学重点:认读生字,写生字。教学难点:培养学生阅读古诗的兴趣。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等教学方法:情境创设法、多媒体辅助法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猜谜导入,揭示课题1.导言: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请大家猜一猜,看谁最聪明。2.多媒体课件出示: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面圆镜,有时像把镰刀。(谜底:月亮)3.出示月亮图片:小朋友,你们喜欢月亮吗?从古至今,许多诗人、作家和你们一样也很喜欢月亮,望着月亮,诗人、作家会想起许多令他们思念的东西。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有关月亮的古诗《静夜思》。4.板书课题,学习生字“静、夜、思”等。(1)指名试读课题。(2)指导学生把课题读准。(3)引导学生说说认识这三个字的方法。这三个字你们认识吗?是怎么认识的?能给它们找找伙伴吗?(4)教师根据学生口头组词相机板书:安静、夜晚、思念。5.课件演示秋夜李白望月图,教师引导学生看图:这是什么时候?谁在干什么?(1)学生看图说一说图上的内容。(2)教师简介诗人的生平和诗歌的写作背景:李白,唐代诗人。十岁诵诗书。二十岁以后,告别亲人去远游。这是他离开家乡,离开亲人后,在一个安静的夜晚,面对皎洁的月亮产生的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二、初读古诗,识记生字1.教师提出学习要求:我知道很多小朋友已经会读这首诗了,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不仅能认识古诗中的生字,还能正确、流利地背诵这首古诗。2.播放古诗朗诵课件,请学生认真听,感受古诗韵律节奏。3.学生先自读诗句,边读边在诗中圈出生字,圈好生字后多读几遍,再与小伙伴合作识记不认识的字。4.教师指名读古诗,评议是否读准字音。5.检查学生生字学习情况。(1)出示生字卡片:夜、思、床、光、疑、举、望、低、故。①开火车试读,要求读准。②指名生为生字组词。(2)组织学生交流多种识字方法,教师相机指导。①自读“床、光、望、乡”,说发现。(它们都是后鼻音的字,而且韵母都是ang。)②相机出示“低”:通过找反义词和低头动作的方式理解。说说还知道哪些反义词。③相机理解“举”:请学生把铅笔“举”起来;请“举”手。④联系诗句内容“望明月”,理解“望”是“看”的意思。⑤“乡”和“纟”比较记忆。⑥用加一加识字法学习“故”。介绍偏旁“攵”。教师相机引导学生理解“故乡”,知道学生们的故乡在哪儿。全班齐读生字。6.做“青蛙过河”的游戏。(1)课件出示情境图,教师激趣:小朋友,今晚的夜色真美,不仅月亮姐姐来到了我们的现场,你看青蛙们也来凑热闹了。不过,青蛙遇到难题了,想请同学们帮忙,青蛙哥哥说:“荷叶身上有你们刚刚认识的字宝宝,只要把你认识的字宝宝读对读准,我们就能过河了。”(2)学生积极参与游戏,正确认读生字。7.做“小猴子过河”的游戏。教师用课件出示词语,帮小猴子过河。8.古诗都是有着节奏韵律的,读古诗我们还应该注意停顿。9.出示画有停顿符号的诗句,让学生在书上标一标。10.师范读,学生练读。三,指导汉字书写。1.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七个汉字。2.学生认读汉字,适当组词。3.学生自主观察汉字笔顺。4.师范写并讲解。“乡”前两笔都是撇折,要注意上下排列整齐,最后一笔长撇不宜过短。“前”的第三笔横画要长一些。“低”字的最后一笔点不要忘了。“床”是半包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