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货币银行学》第10章-货币政策VIP免费

《货币银行学》第10章-货币政策_第1页
1/29
《货币银行学》第10章-货币政策_第2页
2/29
《货币银行学》第10章-货币政策_第3页
3/29
第10章货币政策重点内容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货币政策中介指标货币政策调控的系统结构政策工具公开市场操作再贴现政策法定准备金率操作目标准备金其他基础货币中介目标其他利率货币供应量最终目标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10.1货币政策目标1.货币政策目标的一般内容稳定物价实现充分就业促进经济增长保持国际收支平衡2.各种最终目标间的关系物价稳定与充分就业、经济增长物价稳定与国际收支平衡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3.货币政策目标的抉择理论界关于货币政策目标选择的争论关于货币政策目标选择的实践我国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货币政策目标选择的实践在实践中,大部分国家都在不同程度上兼顾了各种目标,对各目标的优先程度有各自的排列次序。目前多数国家都将稳定物价作为首要的目标(通货膨胀目标制很受关注)。通货膨胀目标制1.宣布数值型的通货膨胀率目标(区间)。2.将通货膨胀率控制在目标范围内是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3.中央银行有运用工具的自由。4.如果央行没有把通货膨胀率控制在目标范围内,就要责任人要承担责任。我国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中国人民银行法》将我国货币政策目标界定为: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10.2货币政策工具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其他货币政策工具我国的货币政策工具10.2.1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1.法定准备金政策2.再贴现与贷款政策3.公开市场业务10.2.2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1.消费者信用控制2.证券市场信用控制3.不动产信用控制4.优惠利率10.2.3其他工具1.直接信用控制①利率限制②信用配额③流动性比率④直接干预2.间接信用指导10.2.4当前我国的货币政策工具变动法定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利率政策中央银行贷款(再贷款与再贴现)政策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整一览表1984年,央行按存款种类规定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企业存款为20%,农村存款为25%,储蓄存款为40%。1985年,央行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统一调整为10%。1987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从10%上调至12%。1988年9月,从12%上调至13%。1998年3月21日,从13%下调至8%。1999年11月21日,由8%下调至6%。2003年9月21日,由6%上调至7%。2004年4月25日,由7%上调至7.5%,并对部分城市商业银行和城市信用社实施差别存款准备金率。2006年7月5日,由7.5%上调至8%。2006年8月15日,由8%上调至8.5%。2006年11月15日,由8.5%上调至9%。2007年1月15日,由9%上调至9.5%。2007年2月25日,由9.5%上调至10%。2007年4月16日,由10%上调至10.5%。2007年5月15日,由10.5%上调至11%。2007年6月5日,上调至11.5%问题近两年中国人民银行的公开市场操作方式主要是什么?(中国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2005年末单位:亿元)资产负债国外资产63339.16对政府债权2892.43对存款货币银行债权7817.72对特定存款机构债权4874.29对其他金融机构债权13226.11对非金融机构债权66.73其他资产11459.57合计103676.01储备货币64343.13货币发行25853.97金融机构存款38391.25非金融机构存款97.91发行债券20296.00国外负债641.57政府存款7527.23自有资金219.75其他负债10648.33合计103676.012004年以来利率的调整自2004年10月29日起,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由1.98%提高到2.25%,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由5.31%提高到5.58%;自2006年4月28日起,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由5.58%提高到5.85%,存款利率保持不变;自2006年8月19日起,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由2.25%提高到2.52%,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由5.85%提高到6.12%;自2007年3月18日起,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由2.52%提高到2.79%;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由6.12%提高到6.39%;自2007年5月19日起,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由2.79%提高到3.06%;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由6.39%提高到6.57%。10.3货币政策传导机制1.早期凯恩斯学派的观点可概括为:M增加(减少)→i下降(上升)→I增加(减少)→E增加(减少)→Y增加(减少)两个关键的环节在于:①M增加(减少)→i下降(上升...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货币银行学》第10章-货币政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