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恐龙无处不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明确文章的说明内容,理清说明的顺序。2.培养学生的探究习惯,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与创新思维。教学重点: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培养学生的探究习惯。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与创新思维。教学设计一、导入:恐龙的相关录像画面二、默读课文,找出你认为比较重要的句子。思考:发现了什么?作者提出了哪两个问题?明确:1、恐龙如何能在南极地区生存呢?2、恐龙不可能在每一块大陆上独立生存,那么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讨论,并用简洁的语言完整回答这两个问题。注意本文用词,并请说明相关段落。三、发现写作目的通观全篇,思考写作目的是?A恐龙是在南极被发现的,所以主要介绍恐龙的分布区域。B介绍恐龙被带到南极的过程。C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事实证明大陆漂移学说的正确性。如果学生找不出具体依据可以问:哪一句非常明确的交待了写作的目的?让学生从文中找到这句话。四、作者是一下就证明了吗?请归纳思路恐龙化石在南极被发现恐龙遍布世界各地大陆漂移学说成立小结:运用了逻辑顺序。(板书)五、探究学科之间的联系能促进新领域的发展,那么请同学们想想,你还知道哪些科学联系的实例?提示:1、人们仿生蝙蝠造出了雷达。2、长颈鹿的血液循环系统为人类的载人航天事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3、仿蛋壳模型建成了悉尼歌剧院。4、居里夫人发现镭,医学用途:有治疗癌的作用;生活用途:核电站---发电;军事用途:核武器。这些科学的发现者都具有什么共同特征?细心观察,思考问题善于联系。那么你想做这样的人吗?试一试六、总结:初识说明文如果说优美抒情的散文是华丽的晚礼服,那么平实严谨的说明文就是一件朴实的衬衫,如果说优美抒情的散文是一幅丹青渲染的画卷,那么平实严谨的说明文就是一张严密精确的图纸。可能它不够赏心悦目,但是它带给我们的是——七、板书设计:佐证恐龙无处不在————板块理论的正确(生物学)(地质学)一个领域——————其他领域影响八、作业用我们今天学习《恐龙无处不在》的方法,预习《被压扁的沙子》,以便在下一节课中能做更多的交流。教学思路:说明文是初二学生学习的重点,这一篇课文是放在第四单元的文章,常规上可以将说明语言说明方法带进课堂。但如果是学生接触的第一篇说明文,要不要讲太多系统的知识?考虑到本课不是典型的说明文范例,结合单元目标,所以我把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科学研究态度作为重点。只在课堂总结时给学生一个感性的认识:原来说明文跟记叙的文章有很大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