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应用研讨会暨第八届全国中小学互动课堂教学实践观摩活动”教学设计表一、基本信息二、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培养口头表达能力。2、鼓励在具体、鲜明的情景中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3、发展初步的探索意识和体验学习的乐趣。三、学习者分析一年级孩子的计算能力有限,再加上生活经验较少,初步接触连加连减对于孩子来说理解起来有一点困难,通过多媒体和白板使用突破这一难点,教师教的得心应手,学生学得轻松自在。四、教学重难分析及解决措施1、教学重点:理解并说出连加连减的含义和运算顺序。2、教学难点:掌握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3、解决措施:通过使用多媒体课件和鸿合白板帮助教学,使复杂难懂的连加连减变得简单易懂。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及心理发展,利用动画不仅吸引住学生的眼睛,而且活跃了课堂气氛。从而改变过去老师们单调的说教课堂,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学校河南省灵宝市川口乡中心小学课名连加、连减教师姓名袁江丽学科(版本)人教版章节第五单元学时一学时年级一年级五、教学设计教学环节及时间活动目标教学内容活动设计媒体功能应用及分析(一)复习引入,练习口算活跃课堂,复习旧知1、口算8-1=8-7=0+9=2+5=4+3=7+1=2、看图列式计算对前面学过在知识进行复习,为新学的内容做铺垫。此处利用白板展示教学课件并在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二)创设情境,初步体会引出并探究新知1、教学例1:出示喂小鸡的情景,教师分步操作,学生观察:师:看到这里你知道了什么(一共有7只小鸡)谁会列式?口头师:这下你又想告诉大家什么?生:又来了1只。。。。。。师:谁会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刚才的画面?生:明明喂5只小鸡,跑来了2只,又跑来1只。师:你表达得很清楚,真好!那么,地上的小鸡由几部分组成?(三部操作1:5小鸡在吃食,又跑来了2只。操作2:又来了1只。(生说,教师板演5+2+1=8)你会读这个算式吗?(5加2再加1等于8。)(带读)板演:5+2+1=师:5+2+1与我们以前学习过的加法算式一样吗?生:不一样,(不一样在哪?)以前学的是有一个加,现在学的是有两个加。师:像5+2+1这样的加法算式我们叫它做连加。(板书:连加)连加是在引入新课时,利用课件图片演示连加的含义,使学生用视觉感受连续的意思。交流完了再让学生到白板上写一写,参与课堂,提高了他们学习的注意力。?分)地上一共有多少只小鸡?谁会列式?(生说,教师板演5+2+1=8)你会读这个算式吗?(5加2再加1等于8。)(带读)2、小结:像这样把三个数合起来的算式,在计算时,要先把前两个数相加的得数记在心理,再用记在心里的得数加上地三个数,算出结果。2.教学例2:(二)连减教学:1、连接上面的情景,让学生猜想,小鸡吃完食物会怎么样?(动画演示)生:又去玩了,走开了。。。。。。师:谁会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刚才的画面?生:明明原来喂8只小鸡,走了2只,又走了2只。师:你表达得很精彩,真棒!师:草地上还剩几只小鸡?(2只)谁会列式?2、小结:像这样我们这节课学习的第一个新知识。这道算式该怎样计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强调:第二步是由哪两个数相加?(学生说,老师板演)例2(生说,教师板演8-2-2=4)师:8-2-2=4与我们以前学习过的减法算式一样吗?生:不一样,以前学的是有一个减,现在学的是有两个减。师:像8-2-2=4这样的减法算式,你们可以给它起个名字吗?生:连减。师:你们给它起的名字与数学家起的名字是一样的,你们真像个小小数学家。师:像8-2-2=4这样的减法算式我们叫他做连减。(板书:连减)连减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第二个新知识。那么,该怎么运算呢?生同桌交流,汇报:板演圈画、批注可帮助学生加深理解记忆。师在教学列式计算时利用白板书写功能展示了规范书写。把三个数减起来的算式,在计算时,要先把前两个数相减的得数记在心理,再用记在心里的得数减去第三个数,算出结果。在例题后面都配了一个练习,一学一练,起到加深作用。(三)巩固练习,加深理解巩固新知(1)做一做演示动画,引导学生观察动画,讲述动画内容并列式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