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学科单元复习策略31.(8分)学习完唐朝历史后,某班计划以“繁荣开放的唐代文明”为主题出一期历史板报。以下是小明同学设计的板报样式。请根据要求,在空白处各举一例史实,帮助小明完成这期板报。32.(11分)近代以来,中国的仁人志士为实现强国之梦不断吸取先进思想,大胆实践,与时俱进,最终探索出一条民族复兴之路。图一《海国图志》图二《天演论》图三《民报》图四《新青年》图五《共产党宣言》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1)图一著作的作者是谁?(1分)他编写此书的目的是什么?(1分)(2)图二译著提出了哪些进步观点?(2分)(3)在图三的发刊词中,孙中山将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什么思想?(1分)以其为指导思想的辛亥革命的最大历史功绩是什么?(1分)(4)以图四为主要阵地的思想解放运动高举哪两面大旗?(2分)图一至图四反映出近代前期中国学习西方的历程,试概括这一历程的特点。(1分)(5)图五著作的出版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建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名称是什么?(1分)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实践相结合,形成了哪一重要理论成果?(1分)以单元为单位的“一轮”复习策略聚焦考点单元概述考点归类中考链接考点反馈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阶段。它与其他历史时期区别最大的地方,就在于它的繁荣和开放这两个方面。“繁荣”:中国古代曾长期领先于世界,以唐朝为最,并在经济、文化、科技等领域,充分体现了繁荣的时代特点。“开放”与“繁荣”是一体的,唐朝的“开放”是全面的开放,经济、政治、思想文化、文学艺术等方面。单元概述聚焦考点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隋、唐(581年——907年)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P2—P61.大运河的开通及作用605年起,隋炀帝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大运河以洛阳中心,北达涿郡(北京),南至余杭(浙江杭州),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作用: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成为我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巩固了国家统一局面,对我国以后经济发展有重大意义。第二课贞观之治P7—111.“贞观之治”“贞观”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在他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出现了繁荣的局面,史称“贞观之治”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唐太宗政治吸取隋亡教训;勤于政事;任用贤才、虚心纳谏;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弊政;“戒奢从简”,节制享受欲望;经济“轻徭薄赋”,重视发展生产;第二课贞观之治P7—111.“贞观之治”“贞观”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在他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出现了繁荣的局面,史称“贞观之治”2.武则天的政绩武则天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拨贤才的政策,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第三课“开元盛世”P12—P16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杜甫《忆昔》“开元”:“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开元盛世”唐玄宗统治前期的年号叫“开元”,这一时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史称“开元盛世”。标志着唐朝进入全盛时期,也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全盛时期。第三课“开元盛世”P12—P16隋唐科举制度的主要内容隋朝: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隋炀帝:正式设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诞生;唐朝:唐朝科举制逐步完善,以进士、明经两科最重要。唐太宗:扩充国学规模,重视人才培养和选拔;武则天:开始殿试和武举;唐玄宗: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考试内容。第4课科举制度的创立P17—P21第5课“和同为一家”P22—P27文成公主入藏7世纪前期,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影响: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唐朝对外交往频繁的原因:唐朝国力强盛,国家统一安定;经济、文化繁荣;政府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海陆交通发达;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P28—32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P28—321.遣唐使从唐朝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