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对于国培学习(网络学习)的一点体会VIP免费

对于国培学习(网络学习)的一点体会_第1页
1/2
对于国培学习(网络学习)的一点体会_第2页
2/2
对于国培学习(网络学习)的一点体会董自武国培本来是一件好事情,是教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好机会,可以说是利国利民,但是由于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种种问题,使国培的意义大打折扣。当然其中原因有很多,来自教师、学校、培训机关等等,由于存在着种种不足,使得国培活动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对于这个问题,我觉得国培至少应该做到以下几点:进的来、留得住、学得好。一、进的来国培学员的选择应该是双向选择,教师和主管部门的双向选择。首先应该是教师有参加国培的权利,这一点应该是人人平等,不要用年龄、资历等来限制,每个人都应该机会均等;同时也有不参加的权利,有些教师可能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参加,就不要勉强,自愿为主才是上策。报名的教师首先要衡量一下自己有没有能力完成国培任务,不要勉强,只有确定自己有能力参加并能完成的,才会自愿报名。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自愿的,才不会无怨无悔。其次教育主管部门要把好国培学员关,可以考虑年龄因素、受教育的程度、教育技术实际水平、有无计算机、家庭的宽带是否接入等等,综合衡量,平衡学员的数量,把好学员的质量关,不要把学员名额分配当作人情或者奖励,随意送人,要确保学员甄选的公开透明,名单确定以后要网上公示,接受所有教师监督。二、留得住留住学员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用学习内容的实用性把学员留住。国培不能搞花架子。要能切实解决教师生活、学习、工作中的问题才行,因此要确保国培学习内容具有前瞻性,同时还需要注重学习内容的实用性。学习内容要丰富多彩,简单实用。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学习,一定要让他们有收获,学到的能应用到教育教学之中。当然国培学习内容的确定,还需要充分考虑教师的需求,要密切联系教师的教育、教学,最好确定学习内容时要有一线教师的参与,充分体现教师的意愿,要满足教师的需求。要用制度把学员留住。通过制度的量化来约束教师的国培学习行为,确保学习的效果和质量,利用网络学习的,要能及时记录学习的内容和时间,要做好互动。要能经常检查学员的学习情况,既要有网上的作业,也要有书面的作业,还需要有阶段性的交流总结,网上的互动是十分必要的。同时国培学员班级内班长还需要对学员做好检查,监督学员的学习情况,对于完不成的要及时提醒和指导,确保国培任务顺利完成。如确实能力有限不能完成的,需要及时撤销学员学习资格,更换为其他学员继续学习,完成确保国培任务顺利完成。要注重学习的意义,把学员的学习情况记录在案,与学员的考核评定等结合起来,并及时把情况汇报给上级和学员的单位主管领导,要让教师明白,不学习只糊弄是不行的,一方面耽误自己,另一方面也耽误别人,浪费国家的资源,让国家的钱打水漂,后果会很严重,会被追究,在其继续教育和单位评估中会被扣分。因此单位有责任督促学员完成国培任务,保证学员学习的时间和质量。要用政策留住学员。国培学员完成学习任务的,在优秀评选、骨干教师评选、优秀论文评选等方面可以适当优先,教研员听课时也可以适当优先听课、评课。这样让国培学员感到学习的好处,即学到了知识,也获得了更多的机会。有付出就有收获,学员看到国培学习的好处,心理容易获得平衡,也就更容易安心学习。三、学得好和学校做好沟通,学校的电子备课室要随时对国培学员开放,对与学员不明白的问题,要尽量提供电价人员进行必要的技术指导,保证学员的学习顺利进行。适当减轻学员除教育教学外的其他任务,确保学员有充足的时间在校内完成学习任务。学校的教师也应适当配合参与国培的学员,开展好讨论,把不明白的问题讨论清楚。学员方面也要珍惜学习的机会,保证学习的质量。要多看、多记、多思考,对于观看的视频要反复看,做好文字记录,要深入体会其中蕴含的道理,思考其中的问题,看看那些可以应用到教学之中?自己在哪些方面还做得有差距?如何把学到的内容内化,到底学到了什么要经常带着问题听课,有的放矢,这样才有针对性,学习效果才会更好。国培学习的内容要有连续性,对于一个学习的账号要尽量能长期使用。一个学习阶段结束后。学习情况可以不再记录但学习的内容和资源应长期对学员开放,让学员想看的时...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对于国培学习(网络学习)的一点体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