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识字教学之我见识字是小学低年级的教学重点,是学生今后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而二年级又是小学阶段识字最多,积累词语最多的一个年级。因此,抓好识字教学是二年级语文教师面临及解决的重要问题。如何抓好识字教学呢?下面我便结合自己识字教学的经验以及他山之石,以一己之谈先做个抛砖引玉,希望能给大家一点启发。一、继续激发识字兴趣,拓宽识字途径。儿童识字量的积累需要多次重复、强化记忆,这个过程虽不复杂,但往往枯燥。《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造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因此,小学识字教学要善于发掘儿童身边“熟识”的语言物质材料,充分结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采用多种教学措施指导识字方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二年级学生虽较一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和识字能力都有了一定的基础,但仍需要灵活新颖的形式来激发识字兴趣。常用的形式例如:儿歌识字、形象识字、猜谜识字、肢解字形识字联系生活实际识字、归类识字、比较识字(这些识字方法在后面还要详细谈到)等,都可以使识字教学变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神奇,变被动为主动,激起学生浓厚的情趣。二年级的学生以有了一定的识字基础。因此,我们为提高学生的识字量,可以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识字途径。1、课内识字。这是识字教学的核心和主渠道。因此,教师要在课内识字上下大力气,做到高效识字。2、环境识字。在前几年,曾大力提倡过,大家一定不陌生。即让学生利用周围的环境识字。(1)校园环境。如:学习园地、黑板报、标语牌、文化长廊等。(2)家庭环境。如:家用电器、电视广告等。(3)社会环境。如各种广告牌、商店名、食品包装袋等。这种识字途径虽是老生常谈,但仍是值得提倡的方法,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识字量,而且有利于使学生成为生活中的有心人。3、阅读课外读物识字。这样做,既可以扩大识字量,又可以及时复习和巩固课内所学的生字,防止生字回生,更重要的是,还可以使学生学会在语言环境中运用所学的生字。二、采用灵活多样的识字方法,培养识字能力,提高识字效率。许多教师在识字教学时,常常只采用拼音识字、联系词语识字和多抄多写的方法,学生重复、机械的识记生字,虽然也能达到识记生字的目的,但这种方法耗时长,学生容易疲劳;方法单调,学生感觉枯燥乏味,识字效率低;而且学生记忆生字时只是机械重复,没有规律可循,因此,生字回生现象尤为严重,常常是当堂达标了,但几天后就有的生字不认识了。更重要的是,这样的识字教学没有放眼于学生未来的学习。前面已经提过,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整个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关键。要发挥识字教学的基础作用,根本要求应是培养学生独立的识字能力,这在新课标中也有明确的要求。培养识字能力,能促使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由“被动的学”变为“主动的学”,激发学生的主体精神,使学生能做到爱学、乐学、轻松学,从而提高识字效率。这就要求教师在识字教学中,要重视教会学生“活”的识字方法,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识字技巧,并养成良好的识字习惯,最终使学生具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才能真正为今后的阅读打下良好的基础。下面结合我的教学体会介绍几种识字方法:1、利用汉字的构形规律识字。就是对汉字追根溯源,利用汉字的造字法来识字,利用这种识字方法,使所记生字记忆牢固,并且有利于理解其本来的意义。其中常用的几种方法有:(1)形象识记法。即让学生根据生字的本来形象识字。这种方法适用于许多独体结构的字,多用于一年级。(2)会意识字法。即根据组合字的各部分所代表的意义识字。如用手遮目即为“看”,合手为“拿”等。(3)形声识字法。即利用生字的形旁和声旁来识字,大家习惯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来称呼。如:“芬芳”的“芬”字,形旁“艹”加声旁“分”合起来即为“芬芳”的“芬”,读音与声旁一致,很容易识记。利用这种方法,有利于集中识字教学,通过比较声旁或形旁相同的一类字的共同点和不同点,识记一类生字,从而提高识字效率。如:要认识的“杏、枫、杨、桃、枇、杷”等字,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