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良好倾听的习惯的养成方法研究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培养良好习惯的重要时期,倾听作为重要的学习习惯,是每一个学生应该掌握的。小学生只有学会倾听,才能听清楚教师的讲解,对别人的发言提出自己的见解。不良的倾听习惯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学生的听课效率,从而使教师无法很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教师应当重视对小学生良好倾听习惯的培养,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本文主要针对小学生良好倾听习惯养成方法的相关问题进行阐述。关键词:小学生;倾听习惯;养成方法良好的倾听习惯不仅是一种能力,它也是一种素养,是每个人应当具备的本领。学生在倾听中获得知识并收集信息,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小学生的性格特点,从学生具体情况出发,细化每一个具体的学习要求,有效捕捉每一个培养学生倾听习惯的机会,发现学生的进步并及时鼓励学生,有针对性地采取一定的方法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帮助学生提高听课效率,进而完成教学目标。1.小学生倾听习惯的要求及技巧1.1良好倾听习惯的要求小学生良好倾听习惯的养成需要教师和学生明确倾听的要求。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比较小,他们在与人交流的过程中习惯于别人听自己说,而不喜欢倾听别人的想法和见解,这种现象的存在极大地影响到了学生获取重要信息的能力和对信息判断、思考和处理的能力,从而降低沟通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明确培养学生倾听习惯的要求,并对学生提出这些要求,使学生自觉地遵循要求来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需要明确以下要求:首先,学生在听课或是听其他同学发言时,必须要集中精力,专心去听而不能想其它事情。其次,要耐心听完他人的发言,而不能在中途插嘴,打断他人的谈话,等待他人发言完毕后再发表自己的见解。再次,一定要认真、细心倾听别人发言,学会发现其中的错误,并在别人发言结束后再给予正确评价;如果他人发言存在不完整性,要在对方发言结束后再对发言进行补充。最后,要虚心接受其他同学提出的建议和意见,在倾听他人见解时修正自己的观点。用心听取他人意见,对他人提出的意见做出思考和判断,并做出有效总结,仔细思考同学的意见是否合理。只有明确以上要求后,学生才能正确地进入倾听状态,达到良好的倾听效果。1.2倾听的技巧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倾听技巧,指导学生正确倾听,反复训练,进而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倾听习惯的养成包括以下几方面技巧:第一,在身体语言方面,学生要注意配合教学或其他同学的发言。如果教师或同学针对教材内容做出讨论,学生就要将目光集中于教材上,做好倾听笔记;在其他同学发言的过程中,学生要注意转身,注视发言者的脸,做好神情专一,如果他人的发言与自己的一致,要注意点头或微笑来表示赞同。第二,在听写训练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听写训练的方式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让学生认真听取一段音频资料,然后回答问题,或是听写新词、句子等,这种方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进而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第三,采用复述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可以让学生复述教师的问题和要求,或是听同学讲故事,并复述故事。这种方式对于学生记忆力和注意力的提高有着很大的帮助,可以通过复述他人讲话内容来检测学生的倾听效果。2.小学生良好倾听习惯的养成方法倾听是每位学生应当具备的重要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正确地倾听方法,让学生感受到倾听的快乐。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2.1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的倾听兴趣针对学习基础较差,听不懂教师讲课内容的学生,教师要降低对他们的要求,重视巩固这些学生的基础知识。多用“刚才老师讲的你听懂了吗?你能重复一遍吗?”这样的问题来讲学习机会留给学生。针对表现欲望强,不会听课的学生,要注意引导学生虚心倾听。充分肯定学生的发言,并告诉他们回答的不够全面,引导学生多倾听、学习他人的见解。2.2关注学生,与学生产生共鸣教师要想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先要用心去倾听学生说话,做学生忠实的听众。在倾听学生发言的过程中,注意发现他们发言的创意点和困惑点。当学生的声音真正贯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