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第六课公共利益的维护第二课时备课标与教材这一部分内容包含两个层次。第一层次“履行分内的职责”以新疆红其拉甫边防哨所边防官兵在“生命禁区”坚守岗位的事例,说明个人在维护公共利益的过程中所承担的责任。第二层次“公共生活中的社会责任”首先阐释个人在公共生活中如何承担维护公共利益的责任,在基础上,以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为例,说明每个人作为社会的一员,在维护公共利益方面所应承担的义务。“履行分内的职责”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要让学生了解,并不是只有政府和一些非政府组织承担着提供和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责任,而是社会上的一切组织、集体和个人,都对维护社会利益负有责任,都是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力量。因此,每个人都必须尽心尽力。让学生感受到敬业、忠于职守的精神的可贵,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公共生活中的社会责任”是本科的教学难点。因为,我们生活在社会上,应该从三个方面提供和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一是遵守社会规范;二是有爱心;三是要有奉献的精神,要积极主动地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做一个对社会、对他人有所贡献的现代人。第一个方面,是做人的最基本的德性,第二个方面,更进一层,不只是为自己,要处处为他人着想,最后一个方面要求学生能积极投身公益事业。在教学中,要触动学生的思想,引起他们情感的共鸣。但也只有接受了最后这一方面,才是一个现代人应该具有的思想和精神。备学情当代中学生比较关心社会问题,勤于思考,勇于探求,具有很强的主人翁意识,愿意为社会、为他人做出贡献。学校若能够抓住当前中学生的这些特点,对他们进行关心社会、关心国家和世界的教育,必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由于学生的年龄及受教育程度的局限,使得他们看问题难免会以偏概全。不良思潮也容易产生误导,使得他们看问题容易陷入误区,走向极端。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正确引导,引导他们历史地、发展地全面地看问题,认同社会主流思想。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既看到社会存在的问题;同时更要努力为改善社会条件献计献策,为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作出自己的贡献。但是,由于学生的年龄及受教育程度的局限,使得他们看问题难免会以偏概全。不良思潮也容易产生误导,使得他们看问题容易陷入误区,走向极端。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正确引导,一是要引导他们历史地、发展地全面地看问题;二要引导学生认同社会主流思想。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既看到社会存在的问题;同时更要努力为改善社会条件献计献策,为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作出自己的贡献。就本课来说,将有85%的学生能较好的把握本节课内容,15%的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重点讲解。备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强维护公共利益的信心,树立维护公共利益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养成自觉维护公共利益的良好习惯。能力目标:在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中,提供社会实践能力和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能力。知识目标:知道作为一名中学生以及社会公民在维护公共利益中的责任。备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游戏导入。让学生先做个小游戏:猜猜看,这些人分别是什么职业?他们的职业责任是什么?教师、环卫工人、医生、军人等。待学生说出他们的职业后,再引导学生说出他们的职业责任。小组内生生交流师生交流环节二:讲授新课活动一、履行分内的职责多媒体展示材料:红其拉甫边防哨所的图片。让学生说说那里的条件是怎样苦?并讨论:条件如此艰苦,为什么他们还要在那里坚守?你们还知道哪些人坚守岗位的故事?他们为什么要坚守岗位?他们履行责任,对社会有什么作用?——每个人在社会中都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角色,每种社会角色都有自己的责任,履行自己的责任,也就间接地维护了公共利益。活动二、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利益,是每个人的责任让学生思考:承担责任让我们内心充实,不承担责任会有什么损害吗?多媒体展示材料:少数中国游客的行为给外国人留下了很坏的印象。让学生谈谈:为什么这部分人会给外国人留下这么差的印象?你为什么生气?——他们的做法侵犯了中国人的形象,损害了我们的公共利益。不遵守公德,就是不负责任的表现。你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