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之一——乙醇说课稿李存炯一、教材的地位在本节课之前依次学习了几种常见的烷烃——甲烷、乙烯、苯的结构和性质,现在学习乙醇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承前是指在烷烃中已出现了官能团如:碳碳双键、卤素原子、硝基等,在本节将引出烃的衍生物和官能团的概念,启后是指从本节之后就将进入烃的衍生物的研究。同时,本节内容也是对有机化学中结构决定性质这一重要理念的延伸,如羟基、羧基对各自对应物质化学性质的影响(或决定作用)于此同时,也是进一步深化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因为有用,所以学习,因为可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所以学习就有兴趣。二、教学设计本节课总体设计为四个环节进行,由情景引入(借助酒文化)渲染气氛,然后结合生活实际和实物观察介绍乙醇的物理性质;第二环节从设疑书写同分异构体开始,采用对比的方法和实验验证进行定性分析,推断乙醇的结构式并因势利导得出烃的衍生物的概念;从乙醇的化学性质开始进入第三环节,由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引出官能团的概念(将两个概念分解有利于学生的消化理解),同时通过对比乙烷的性质强调羟基对乙醇性质的决定作用以及断键机理和定量关系的应用,然后逐步深入到乙醇的催化氧化和被强氧化剂氧化的机理和应用上,已开拓视野而做以小结对重点内容进行升华。第四环节已乙醇的用途和课外活动做结。三、几点说明1、对于乙醇的结构式的推导没有采用定量实验,是由于操作不便在有限的课堂进行,从在氢气体积的测量、乙醇物质的量的确定、装置的气密性的检验,费时而不准确,从而没有采用。2、实验部分乙醇的定性实验现象明显,催化氧化铜丝现象明显,但乙醛的气味由于受乙醇受热挥发气味的干扰不是太明显,改进应从酒精用量和铜丝的接触面积上着手。3、时间把握由于有演示实验且内容较多,加之学生活动设计较多,时间略紧,超时1分多,应再做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