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微专题1山地林线问题一、林线的含义林线高度是指山地垂直自然带谱中的森林分布的上限海拔高度,通常与最热月平均气温10℃等温线相吻合。若最热月平均气温低于10℃,森林就不能正常生长,只能生长草甸或灌丛。二、山地林线高度成因分析林线高度受热量和水分两个因素的共同影响和制约。(一)影响热量的主要因素1、纬度通常纬度越低,获得太阳辐射能量越多,热量越充足,山地林线分布越高。纬度越高,气温越低,山地林线分布越低。2、坡向一般情况下,同一座山体的向阳坡热量充足,山地林线分布较高;背阴坡,山地林线分布较低。3、海拔同纬度相比较,海拔越高,温度越低,山地林线分布越低。(二)影响水分的主要因素1、纬度受信风带或副高控制的中低纬度地区,降水少,山地林线分布较低。2、坡向一般情况下,同一座山体的迎风坡降水丰富,山地林线分布较高;背风坡降水较少,山地林线分布较低。3、海陆位置同纬度相比较,沿海地区降水丰富,山地林线分布较高;内陆地区降水较少,山地林线分布较低。☆林线影响因素总结:①温度温度对林线有决定性影响,温度过低是植物生长不好的首要原因,热量不足使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得不到满足,不能形成干物质。受温度因素影响,高山林线海拔高度大致由赤道向两极方向逐渐降低。②降水降水减少会使植物叶和芽出现干化现象,从而限制树木在更高海拔高度生长。高山林线高度随降水减少而降低。③其它因素主要有地形、积雪、火及人为因素等。三、山地林线分布规律1.中国高山林线高度分布规律:①在30°N以北,高山林线高度随纬度升高而下降。下降速率为112m/度左右。②在30°N以南,表现出明显的东西差异:东部高山林线高度变化不明显,西部则随纬度增加呈上升趋势。③在藏东南一带(约29°N—32°N,94°E—96°E)达到4600米,为世界最高林线高度,并以此为中心向四周递减。2.全球来讲,纬度越高,林线越低;同纬度情况下,降水量少的地区林线的高度较高(与山地迎风坡的降水、干热的焚风等相关)。3.补充:林线的分布在平地一般是高寒地带的针叶林的北限(北半球),见于北纬60-70°附近,而海岸附近多为较此更低的纬度。在高山,大体上是以发达的亚高山带针叶林为上限,如日本岛根县大山也有山毛榉林。森林界线的高度随着低纬度趋向高纬度而降低,在同一座山,一般南侧比北侧要高,在同一斜面池沼方面也比山脊有更高的倾向。再有普通台地连接的高山也比孤立的高山要高。日本本州中部高山大概在2400-2600米附近,北海道高山是1000米附近。在森林界线以上或以北,乔木疏生,并即将达到乔木界线,而无乔木生长。连接于高位沼泽的水湿地区的森林也表现出一种界线,这是在高纬度地区以外所存在的局部现象。跟踪练习:林线是指高海拔山地的森林分布上限。图8为根据我国各地山地监测数据以及气象资料模拟的林线高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甲地位于喜马拉雅山东端,林线高于青藏高原其它地区。其主要原因是A.纬度低,气温较高B.太阳辐射强,气湿高C.地势高,气温低、降水少D.西南季风影响显著,水热条件好2.乙地森林多生长在地势较高的区域,而河谷和平地却少有分布,其主要原因是A.冷空气下沉,河谷气温低B.地势低平,降水较少C.冻土发育,排水不畅D.位于背风坡,气候干燥林线是指高海拔山地的森林分布上限,也就是高山林线。图8为全球部分山脉、山地高山林线海拔高度示意图。读图完成第3-5题。3.全球山地林线的分布A.从30°N的副热带向南北两极递减B.林线海拔最大值出现在赤道上C.天山林线低于横断山脉是因其远离海洋、水汽少D.50°N-70°N之间纬度每升高1°,林线海拔约升高130米4.控制林线海拔高低的最主要因素是①温度②湿度③坡度④坡向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5.有关图中山脉叙述正确的是A.阿尔卑斯山脉是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相撞形成的2B.横断山脉是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的分界线C.安第斯山脉西侧沿岸洋流的流向是自北向南D.喜马拉雅山脉是澜沧江与怒江的分水岭下图是我国等林线分布高度图,回答下列问题。6.影响林线高度的因素有①气温②降水③土壤④风⑤山地海拔高度A.①②⑤B.①②③④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