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重庆市云阳县是“中国油桐之乡”。50年代起云阳就是全国油桐生产基地,是国家林业局定的全国2个油桐生产示范县之一,1960年全国油桐生产现场会、1997年全国油桐学术研讨会分别在云阳召开(因一个林产品就在云阳召开过两次全国性会议,这在云阳的历史上是屈指可数的),2004年国家林业局命名云阳为“中国油桐之乡”。“云阳桐油”是云阳县的名片。云阳桐油一直是我县的一大优势资源,历来以其产量大、品质优而闻名遐迩,享誉中外。油桐产量居全国前列,云阳桐油作为世界桐油检验标准,为出口的免检产品。曾多次受到国家外贸部、商业部、林业部的表彰。一、桐油用途十分广泛油桐原产中国,是我国的特产资源,桐油是优良的可再生资源,具有良好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是重要的工业油料树种。它适应性强,易于生长,易于管理;生长快,投产快,盛果期长(20-30年),受益期长。一般亩植60株,栽培3年试产,5年形成经济产量,以后产量逐年提高,15—20年达到产量最高峰,具有一年种植多年受益的特点。桐油是一种天然的重要化工原料,它具有特殊的成份和化学结构,许多物理化学性质是其它化工原料所不能替代的。在近代工业品中,直接用桐油原料生产的产品有850多种,而在工业用途上与桐油有关的产品则有1000种以上,因而桐油是世界性商品。我国是世界桐油主要产地,全国有17个省(区)出产桐油,年产量超过10万吨,约占世界年产量的80%左右,其中40%集中在三峡地区。(英语词汇中将桐油一词可直接称为“Chinawoodoil”〔中国木油〕)。桐油是极好的干性油,具有干燥快、光泽好、比重轻、附着力强、抗冷热、耐酸碱、防腐蚀、绝缘性强等优点,是化工、军工、建材、电子、机械、渔业、医药和民间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是我国传统的大宗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享有极高声誉,我2国出口量占世界桐油出口总量70%以上。二、云阳县油桐生产和桐油开发的历史与现状(一)油桐生产的历史与现状油桐是我县的优势经济林树种,全县各地均产油桐。云阳油桐生产规模大、产量高,在全国油桐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1931年,全县油桐种植达到3000万株,为四川省之冠。1960年油桐资源达52万亩,桐籽产量达2200万公斤(云阳历史上最高产量),占全国桐籽产量的3%,占原四川省的10%,占原万县地区的25%。1980年全国产桐籽2000万公斤以上的25个县中,云阳居第1位。1985年全县桐树2500多万株,其中结实树1700万株,产籽1164.7万公斤,居全国27个产桐重点县的第1位。“九五”期末的油桐种植面积达到50余万亩。随着市场的变化,后来桐籽价格不理想,种桐利小,大树被砍毁的较多,加之普遍存在品种混杂、管理粗放、病虫害严重、广种薄收等问题,处于自生自灭状态,导致桐树、桐籽大量减少。2006年发展油桐5万亩,2007年发展油桐10万亩。目前全县桐树为20万亩,桐籽500万公斤,桐籽4.4元/公斤。随着市场的好转,桐籽价格的上升,不少地方的农民对种植油桐又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种植积极性高涨,仍不适为一大经济优势资源。山半桐花点客衣。云阳县20世纪50年代出现了汤溪河流域的“百里油桐沟”,2006年原千丘乡(现属江口镇管辖)被重庆市林业局命名为“油桐之乡”,原桐林乡(现属泥溪乡管辖)为油桐良种繁育基地。我县多为桐粮间作、林桐混交和零星分布于田边地角、沟坎及隙地,山区间有小块纯桐林,成片林较少。(二)桐油开发的历史与现状云阳从明朝年间开始,生产桐油作为灯油和木器防腐剂,依靠传统方法用于涂刷、渔具、生产低档油漆等方面。桐油是我县出口创汇的骨干品种,产品畅销中外。1918年出口桐油到美国35000桶,从此一直是我县大棕出口物资。目前油桐产品仅以桐油这种初级原料形式出口,常年出口桐油200万公斤以上。桐油价格受国际市场的影响上下波动,也直接导致桐籽价格不稳定。每当桐籽贱伤农时,农民便大量破伐桐树,这在我县历史上几次桐油产量大起大落中能得到较好的证明。加工方面以小油坊为主进行初级加工,分散加工,常年产桐油约300万公斤,占全国桐油产量的2%左右。全县现有9个油坊,主要集中在江口、水口、桐林一带,目前最大的一个榨油厂为江口植物油厂(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原云阳县三峡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