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物质跨膜运输方式VIP免费

物质跨膜运输方式_第1页
1/23
物质跨膜运输方式_第2页
2/23
物质跨膜运输方式_第3页
3/23
糖蛋白蛋白质磷脂双分子细胞膜和其他的生物膜不仅是半透膜,还是____________。选择透过性膜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实例1:O2和CO2的运输实例2:葡萄糖进入红细胞实例3:Na+和K+的运输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方式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被动运输(物质顺浓度梯度扩散进出细胞,统称为被动运输)实例1:O2和CO2的运输自由扩散(freediffusion)特点:•从高浓度到低浓度;•不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不消耗能量。如:氧气、二氧化碳、水、甘油、乙醇等。实例1:O2与CO2的运输哇,自由扩散!高浓度到低浓度不需要能量不需要载体实例2:葡萄糖进入红细胞协助扩散(facilitateddiffusion)特点:从高浓度到低浓度;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不需要能量。如: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等。实例2:葡萄糖进入红细胞哇,协助扩散!高浓度到低浓度不需要能量需要载体实例1:O2和CO2的运输实例3:Na+和K+的运输主动运输(activetransport)特点:从低浓度到高浓度;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需要能量(ATP)。如:Na+、K+、Ca2+、Mg2+等离子通过细胞膜;葡萄糖、氨基酸通过小肠上皮细胞。实例3:Na+和K+的运输哇,主动运输!低浓度到高浓度需要能量需要载体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三种方式的比较运输方向载体能量举例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顺浓度梯度高浓度低浓度顺浓度梯度高浓度低浓度不需要需要需要不消耗不消耗消耗O2、CO2、H2O、甘油、乙醇、苯葡萄糖进入红细胞Na+、K+、Ca2+等离子;小肠吸收葡萄糖、氨基酸。逆浓度梯度低浓度高浓度探究:跨膜运输的影响因素浓度差51015202530运输速度2.44.77.39.512.214.4浓度差1.534.567.59运输速度815243031311、O2进入细胞2、葡萄糖进入红细胞1、判断两种物质的运输属于哪种跨膜方式。2、以浓度差为横坐标、运输速度为纵坐标作图,并推断出影响运输速度的主要原因。主动运输影响因素:主要是和。载体种类和数量能量大分子出入细胞的方式•胞吞:当细胞摄取大分子时,首先是大分子附着在细胞膜的表面,这部分细胞内陷形成小囊,包围着大分子。然后小囊从细胞膜上分离下来,形成囊泡,进入细胞内部。消耗能量•胞吐:细胞需要外排的大分子,先在细胞内形成囊泡,囊泡移动到细胞膜处,与细胞膜融合,将大分子排除细胞。消耗能量协助扩散自由扩散物质的运输方式主动运输(逆浓度梯度)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大分子物质(膜泡运输)胞吞胞吐消耗能量顺浓度梯度被动运输载体蛋白1、下列哪些物质进出细胞时与细胞中的核糖体和线粒体密切相关()①甘油通过细胞膜②人的红细胞从血浆中吸收葡萄糖③肾小管上皮细胞吸收原尿中的Na+④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②③④随堂训练22、红细胞吸收无机盐和葡萄糖的共同点是、红细胞吸收无机盐和葡萄糖的共同点是()()A.A.都可以从低浓度一侧到高浓度一侧都可以从低浓度一侧到高浓度一侧B.B.都需要供给都需要供给ATPATPC.C.都需要载体协助都需要载体协助D.D.既需要载体协助又需要消耗能量既需要载体协助又需要消耗能量C随堂训练3、根据下图所示曲线回答下列问题运输速率浓度差协助扩散(1)从图中可知该种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是什么?(2)从图中可以看出物质通过细胞膜的运输速度与细胞外浓度的关系是什么?(3)上述运输方式中,加入蛋白酶后曲线是否会发生变化?为什么?在一定范围内,物质的运输速率与外界浓度成正比会,载体受到破坏4、下图为物质出入细胞膜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1)在)在aa--ee的五种过程中,代表被动运输的是的五种过程中,代表被动运输的是________________。。bcd((22)可能代表氧气转运过程的是图中编号)可能代表氧气转运过程的是图中编号____;____;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过程是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过程是图图中编号中编号__________。。ba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物质跨膜运输方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