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留守儿童我们一直在行动——太平店中心小学关爱留守儿童材料我校作为一所农村中心小学,现在留守儿童192人,其中169人是爷爷、奶奶隔代照料,23人为叔伯、姑姑等亲戚代为照看。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缺少父母的关爱。这些孩子的思想、行为、性格与其他的学生有较为明显的偏差。为了给这些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我校结合学校实际,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关爱留守儿童活动。一、摸清情况,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我校辖区有2万多人,学生现有1026名。每年开学初,我们都会重新审核和登记留守儿童情况,据统计目前我校现有留守儿童近200人,他们享受不到父母的温暖叮咛,只能在隔辈或亲戚有心却无力的关爱中徘徊,而留守人员大多是老弱病残,文化程度不高。这对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显然十分不利。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通过调查和研究,努力寻求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并狠抓落实。我们为每个留守儿童建立了档案和联系卡,其内容包括留守儿童家长以及临时监护人的姓名、详细通讯地址、联系电话、年龄、身体状况等情况。有了这些数据,以便与我们及时与家长沟通,让孩子健康成长。二、建立健全留守儿童关爱制度学校成立了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制订了详实可行的计划。建有留守儿童档案和登记制度,并由专人负责,对所有留守儿童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建立了每个留守儿童的档案和联系卡,通过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的了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建有留守儿童帮扶制度,每位教师与2—3名学生结对,帮扶教师经常找留守儿童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儿童的思想动态,定期家访、关心生活、指导学习,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建有留守儿童检查考核机制,加强了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定期对师生结对情况进行考评,并作为奖优罚劣的重要依据。此久,我们还建有留守儿童谈心制度、留守儿童家长联系制度、留守儿童应急机制、留守儿童之家管理制度、留守儿童学习和生活制度等一系列制度。这些制度的建立,确保了留守儿童儿童的关爱教育工作有序展开、健康发展。三、开展活动,落实留守儿童关爱工程1、开展了“爱心妈妈”认亲活动。学校工会、团委、少先队组织广大女教师发起“爱心妈妈”行动,全校20位女教师各自认“亲”,与校内的那些特殊的孩子结了“亲”,结“亲”活动还延伸到了困难家庭的孩子。“爱心妈妈”丁老师说:“作为母亲和教师,我们不能单单关爱自己孩子,更要关爱身边的这些孩子,我们的学生”。单亲孩子小雨说:“老师成了我‘妈妈’之后,我感觉老师的眼神更亲切,在学校学习心也安了。老师妈妈不但关心我的学习,还关心我的生活”。学校要求“爱心妈妈”对待留守儿童要像对待自己的子女一样:每天辅导一次作业,每周谈一次心,每月请孩子与父母视频一次,每月与其父母或监护人联系一次,每学期召开一次总结交流会。学校将为这些特殊群体的孩子打造一个“温暖的家”,下一步还将把学校传统的关心困难学生的活动统一纳入到“爱心父母”活动中,并且要扎扎实实地进行下去。2、开展了文体活动。为了“留守儿童”也能像普通孩子一样健康成长,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我校在周二至周五下午第三节课后,在学生活动室和操场组织活动,如课外阅读、学习指导、体育活动等。3、开展了“我自立,我自强”演讲活动。参赛选手们以感人的事例、饱满的激情结合自身实际讲述了留守儿童的真实生活,展现了他们直面逆境、自立自强、立志成才的志向。选手们情真意切的演讲,感动着在场的每一位观众和评委,许多观众感动的流下了热泪。《我能行》、《在留守中走向坚强》《放飞爱的希望》等把演讲活动推向高潮。通过此次活动的开展,培养了留守儿童自强自立、快乐成长的人生观,广大留守儿童在活动中得到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同时,此次活动也充分展示了留守儿童自强不息的精神,快乐、勤奋、阳光、自立的精神面貌。4、开展了送温暖活动。每年“六一”和开学初,学校对这部分留守儿童开展了送温暖活动,为他们送去了书包、文具和工具书等文化用品,受到了孩子以及家长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