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案第5课中古欧洲社会课型:新授课知识目标:法兰克王国,;西欧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基督教的产生、传播、分裂;拜占廷帝国及其文化;奥斯曼土耳其的兴起和扩张。能力目标:(1)拜占廷帝国保存了大量古代希腊、罗马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2)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是继阿拉伯帝国之后,又一个地跨三洲的大帝国,它是经过长期的对外扩张形成的。它的统治对世界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德育目标:(1)从西欧主要封建国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认识到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2)封建社会比奴隶社会进步,因为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农奴比奴隶的处境有所改善,在生产中表现出一定的主动性。(3)通过对基督教会在西欧中世纪所起作用的讨论、评价,培养学生运用唯物主义观点辩证地看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的能力。教学重点:西欧主要封建国家和西欧封建社会。基督教。教学难点:基督教性质的变化。西欧封建社会。教学程序课前引导提问:西罗马帝国灭亡于何时?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这一事件标志西欧奴隶社会的崩溃和封建社会的开始。之后,西欧的封建制度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封建制度占统治地位的时期,被欧洲史学界称为中世纪或中古世纪。这一时期,欧洲出现了一些早期封建国家,孕育了欧洲国家的雏形。今天的英、法、德、意等国是西欧主要的国家,它们是怎样建立和发展的,让我们踏着历史的足迹去寻找英、法、德、意等国家的根基。新课教学一、等级森严的西欧封建社会学生阅读本目,想一想:1)法兰克王国是怎样建立起来的?2)查理.马特改革是什么回事?有何历史作用?3)西欧封建等级制度是怎样形成的?主要有哪些等级?它的特点是什么?有何影响?4)丕平献土是怎么回事?有何影响?个性化设计教学方法:自学诱导法教学用具:多媒体《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示意图》、《圣索非亚大教堂》及课本插图5)基督教会后来怎么会成为大封建土地所有者的?怎样成为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1.法兰克王国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日耳曼人在它的领土上建立了几个国家,其中影响最大,存在时间最长的是法兰克王国。法兰克王国达到全盛时期的君主是查理。2.查理.马特改革这次改革,在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3.西欧封建社会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后,西欧封建制度逐渐形成,9世纪开始确立。西欧封建制度的形成历经数百年,而在9世纪,我国却处在封建社会的高峰——繁荣的隋唐时期。西欧封建制度确立后,土地是主要财富,国王把土地分封给大封建主,大封建主把土地分封给小封建主。封主与封臣这种主从关系只存在于直接建立分封、受封关系的领主和附庸之间。国王是最大的封建主,权力也只限于自己的领地内,甚至无权管辖一个不直接隶属他的小封建主。正如西欧封建社会流行的一则规矩所说“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各级封建主拥有大小不同的封地和数量不同的庄园、农奴武装,形成“封建金字塔”,压在广大农奴身上。从国王到大大小小的封建主,都是统治阶级,他们靠共同压迫剥削处在最底层的农奴为生。讨论:西欧封建等级制度形成后,出现了“领主的领主,不是我的领主”、“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的局面。请谈谈对这种现象的理解。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丕平献土说明教皇与西欧封建国家统治者的关系密切,互相利用,愚弄人民。二、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学生阅读本目,提问:1)西欧城市在11世纪前后为什么会重新兴起?重要城市有哪些?2)欧洲的封建城市与唐宋时期是中国城市有什么不同?3)西欧的城市为什么要进行反对封建主的斗争?斗争的结果如何?组织讨论:西欧封建城市的兴起有何意义?几百年过去了,农奴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改进生产技术、扩大耕地面积,使农作物的产量不断增长,农作物的增长使商业活跃起来;还有不堪忍受封建主奴役的庄园手工业者,被迫逃出庄园,定居在有集市的地方,成为商品的生产者,后来又成了专门从事交换的商人。这些地方逐渐成了日趋活跃的商业城市。城市的兴起,标志着西欧封建社会开始摆脱原始的孤立状态,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当时的城市遍布欧洲各地。正如恩格斯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