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论随着全球化竞争的加剧、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物流科学成为最有影响力的新学科之一。特别是80年代西方掀起的放松管制浪潮,让市场机制推动运输发展,第三方物流得以诞生,并日渐成为西方物流理论和实践的宠儿。第三方物流具有专业人才、业务水平高和相应的物流网络,拥有规模效益。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可以使企业集中精力于核心业务,从而促进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提高;有助于企业灵活运用新技术,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实现以信息换库存,降低成本;还有利于企业减少固定资产投资,加速资本周转,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有利于企业为顾客提供灵活多样的顾客服务,为顾客创造更多的价值。作为物流业的新兴领域,第三方物流在国外的物流市场上已占据了相当可观的份量。随着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第三方物流正在引起我国物流业界和理论界人士的重视和关注。完善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能够提供货主的全部环节的物流服务,包括仓库存货代理、运输代理、通关代理等业务。第三方物流业可以帮助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并增加灵活性。因此,第三方物流被誉为企业发展的“加速器”和21世纪的“黄金产业”。美国IDC公司进行的一项供应链和物流管理服务研究表明:全球物流业务外包将平均每年增长17%。在美国,通过第三方物流进行业务的重组,物流成本从1980年占GDP的%下降到了1997年的%,再到2004年的%。实践证明,第三方物流服务的营运成本和效率,远远优于企业自营物流。它可以帮助企业精干主业,减少库存,降低成本,提高核心业务的竞争力。19世纪70年代初,人们形容物流的价值就像冰山一角,绝大部分深藏水中未被发现。今天,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物流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我国国民经济连续多年高速增长,为现代物流,尤其是第三方物流提供了生存与发展空间。中国目前与物流相关的总支出有19000亿元人民币,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为20%左右,第三方物流市场潜力巨大。2004年的市场规模在600亿元人民币以上,近五年来,年均增幅在30%左右。中国3PL企业平均员工数量由2000年的248人上升到2008年的395人,平均企业规模扩大了147人。对3PL的认可程度集中体现在3PL的使用比例上。将物流服务全部委托给3PL的工业企业比例由2000年的16%上升到2008年的37%,上升了21个百分比。中国3PL企业的数量正逐年增长。进入中国的着名外资3PL有UPS、DHL等。而国内的一些物资、商储企业纷纷表示要全面进军物流业。我国目前第三方物流所具备的能力与第三方物流市场潜力相比仍是微不足道的。对我国下十年第三方物流市场发展做了如下的预测。按照1999年我国物流总成本占国民生产总值比例16.9%,假设每5年物流成本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下降2%(根据“第十个五年计划”草案),即2005年中国物流成本占国民生产总值比例为14.9%,2010年,中国物流成本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为12.9%,则未来十年我国物流成本占国民生产总值比例算术平均值约为14.9%;我国第三方物流在物流市场上的比例前六年(2000--2005)按照国际平均数1/3左右计算,后五年按照1/2计算(根据“第十个五年计划”草案),则未来十年第三方物流在物流市场上的比例算术平均值为0.42;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按8%算。根据测算结果,到2010年,国物流总成本将达到28505亿元,按照国际上第三方物流在物流市场上所占平均份额24.42%,物流市场总规模将达到6960亿元。另据中国仓储协会2001年2--4月的调查,57%的企业将在未来一两年内选择新的物流商,而在99年的同类统计中,该比例只有45.3%。由这些数字可以看出,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市场需求相当可观。中国的第三方物流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迫切需要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为现代物流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目前中国第三方物流市场规模还较小,而且高度分散,面对庞大的物流市场需求和弱小的供应能力国外物流企业早已跃跃欲试。对于第三方物流公司来说,不仅要判断自身企业的市场定位并给客户提供个性化的增值服务,而且还要注意在服务过程使双方达到互利双赢。第三方物流是企业间一种新型的战略合作形式,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