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乡镇法律援助工作总结xx县2014年法律援助工作紧扣司法行政服务群众的“八件实事”,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和市局法律援助目标任务,认真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持把法律援助作为党委政府关心弱势群体、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民生和民心工程、阳光工程,创新思路、主动作为,切实以改进作风、改变服务方式、提升援助水平为抓手,进一步夯实法律援助基础性工作,延伸法律援助服务网络触角,全年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为全县灾后重建、移民后扶和经济发展“三线作战”各项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和优质高效的援助法律服务。现将2014年工作总结如下:一、逗硬考核,全面完成民生工程目标任务量化目标,分解任务,确保我县法律援助民生工程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年初下发了《2014年法律援助民生工程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目标、任务,并将法律援助民生工程实施情况纳入县局对司法所工作目标考核,实行倒扣分制,加大奖惩力度,从而确保了民生工程顺利实施。截止2014年11月30,提供法律援助3348人次,完成全年目标任务量的159%。其中,接待咨询3110人次;(含来访咨询3050,来电咨询30人次,来信咨询10人次,网络咨询20人次)受理法律援助案件119件;含刑事案件42件,(主要涉及未成年人刑事辩护案件)民事案件77件。(请求给付劳动报酬案29件,工伤赔偿案2件,赡养纠纷案30件,交通事故案5件,其他17件)已全面完成富庄法律援助工作站的规范化建设工作。二、五措并举,不断提高法律援助服务水平(一)整合援助资源,拓展援助职能。一是整合援助资源,畅通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加强与工、青、妇、残、老龄委援助工作站的协作力度,建立与各法律援助工作站之间的工作联系、运作机制,进一步整合法律援助资源。其中,涉及工、青、妇、残转交法律援助申请20件。积极与公安局衔接完成了xx县看守所法律援助工作站建设。二是整合服务资源,进一步优化便民措施。根据我县各乡镇离县城远,交通不便,赡养案第1页共4页件偏多的实际情况,我中心推行受援人就近选择律师、基层法律工作者办案,提高律师等法律服务人员办理援助案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律师事务所和法律服务所的接待站、受理点和宣传窗口作用。(二)延伸援助触角,深入推进基层法律援助站规范化建设。扎实推进法律援助站规范化建设,今年建成规范化工作站1个,(截至目前已完成3个规范化工作站建设)为各工作站制作法律援助工作站标志,公示指南,配备电脑、电话、打印机、复印机等办公用品,从场所设施、人员配备、制度建设、服务要求等方面大力提升便民服务能力,为发挥援助站在接待咨询、开展宣传、转交申请方面作用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三)拓展援助范畴,积极发挥援助化纠纷促和谐作用。对跨乡镇的复杂疑难案件,鼓励通过乡(镇)司法所之间的联办协作机制办理,提高效率、保证质量、降低成本,同时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在化解重大社会矛盾纠纷中的作用。截至11月30,律师、基层法律工作者参与化解矛盾纠纷10件。其中,包括富林镇王某某在xx县游泳池受伤一案、清溪镇姜某某施工过程中因伤致死案、富泉镇刘某某在务工过程中被水泥墩压死案等均得到圆满解决。(四)强化援助宣传,提升公众知晓率和社会影响力。充分运用“12348”法律援助专线解答咨询,通过汉源电视台《平安·法治汉源》节目对典型法律援助案件进行深入详细报道,将修订后的《XX省法律援助条例》规定的援助条件、范围和申请程序向广大群众宣传。借助“三月法制宣传月”、“三八妇女节”、“六一儿童节”“院坝大讲堂”“法律宣讲小分队”等活动在汉源xx县城、九襄镇、坭美乡等地开展便民、有效的法律咨询和宣讲活动。内容涉及《刑法》、《劳动合同法》、《土地法》、《信访条例》、《XX省法律援助条例》等,累计发放宣传资料上万册,现场咨询上百余件,惠及民众达几千人次。(五)完善援助机制,着力提升援助服务水平。一是全面贯彻落实司法部《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程序规定》及省厅颁布实施的10项规章制度,每月对各工作站的咨询案件数量、质量、第2页共4页等工作进行督查,确保顺利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二是增加援助案件回访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