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讲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理论知识是形成学科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考时虽不直接考查,但考题无不由此而生。本栏目以考点为纲,由浅入深逐步推进,对点训练巩固效果。创新复习模式,提升复习效果!高考成败,根基在此,不可小觑!考点1参考系、质点1.参考系(1)定义: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而选取作为_____的物体.(2)选取:可任意选取,但对同一物体的运动,所选的参考系不同,运动的描述可能会_____,通常以_____为参考系.2.质点(1)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_____的点.(2)把物体看做质点的条件:物体的_____和_____对研究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标准不同地面质量大小形状1.物体可被看做质点的两种情况(1)多数情况下,平动的物体可看做质点.(2)有转动但转动可以忽略时,可把物体看做质点.2.对质点的三点说明(1)质点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质点是对实际物体的科学抽象,是研究物体运动时,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对实际物体进行的简化,真正的质点是不存在的.(2)一个物体能否看做质点,并非依据物体自身大小来判断,而是由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决定的.(3)质点不同于几何“点”.质点是一种物理模型,是忽略了物体的大小和形状的有质量的点,而几何中的“点”仅仅表示空间中的某一位置.关于质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质点一定是体积和质量极小的物体B.因为质点没有大小,所以与几何中的点没有区别C.研究运动员在3000米长跑比赛中运动的快慢时,该运动员可看做质点D.欣赏芭蕾舞表演者的精彩表演时,可以把芭蕾舞表演者看做质点【解析】选C.物体能否被看成质点,与物体本身的体积和质量的大小无关,主要是看其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是否可以忽略,故A错误;质点有质量,几何中的点没有质量,故B错误;研究运动员长跑的运动快慢时,可以忽略运动员的形状和大小,用一个点代替,故C正确;表演者跳舞时其身体的各个部分表演动作不同,不能忽略其形状,所以不能看做质点,故D错误.考点2位移、速度1.位移和路程(1)位移描述物体_____的变化,用从_______指向_______的有向线段表示,是矢量.(2)路程是物体__________的长度,是标量.位置初位置末位置运动轨迹2.速度和速率(1)平均速度: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位移与发生__________所需时间的比值,即v=____;其方向与_____的方向相同,是矢量.(2)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一_____或某一_____的速度,方向跟物体经过某一位置时的运动方向相同,是矢量.(3)速率:__________的大小,是标量.这段位移st位移时刻位置瞬时速度1.位移和路程的联系(1)只有在单向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2)一般情况下,位移的大小小于路程.2.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区别和联系(1)区别:平均速度与位移和时间有关,表示物体在某段位移或某段时间内的平均快慢程度;瞬时速度与位置或时刻有关,表示物体在某一位置或某一时刻的快慢程度.(2)联系:瞬时速度是运动时间Δt→0时的平均速度.某赛车手在一次野外训练中,先利用地图计算出出发地和目的地的直线距离为9km,从出发地到目的地用了5min,赛车上的里程表指示的里程数值增加了15km,当他经过某路标时,车内速率计指示的示数为150km/h,那么可以确定的是()A.在整个过程中赛车手的位移是9kmB.在整个过程中赛车手的路程是9kmC.在整个过程中赛车手的平均速度是180km/hD.经过路标时的瞬时速率是150km/h【解析】选A、D.位移是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路程是运动轨迹的长度,故赛车手的位移为9km,路程为15km,A正确,B错误;整个过程中赛车手的平均速度为=108km/h,C错误;车内速率计指示的速率为汽车通过某位置的瞬时速率,D正确.x9vkm/ht5/60考点3加速度1.定义:速度的________跟发生这一变化所用______的比值2.定义式:________3.方向:与_________的方向相同4.物理意义:描述速度_________和____的物理量变化时间t0vvat速度变化变化快慢方向1.速度、速度变化量和加速度的对比比较项目速度速度变化量加速度物理意义定义式单位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和方向,是状态量描述物体速度的变化,是过程量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和方向,是状态量m/sm/sm/s2svtt0vvvt0vvvatt比较项目速度速度变化量加速度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