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一元一次不等式(3)>>教学设计吉林省双辽市第三中学刘成国教学目标1.会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会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2.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活动,经历从实际中抽象出数学模型的过程,积累利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渗透分类讨论思想,感知方程与不等式的内在联系;3.在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初步认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价值,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和独立思考的习惯.教学难点:如何抽取实际问题中的不等关系,建立不等式数学模型.知识重点:分析实际问题中的不等关系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学过程:一、呈现背景,创设情境(一).播放一首数学赞美诗,再放映人生不等式。(设计意图:从中体味数学的美,体验学数学的一种别样的快乐,增强人文情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二).回顾复习1.如何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每一步变形的依据是什么?(设计意图:利用图表简明清晰回忆解不等式步骤及依据,进一步加强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2.解不等式,并在数轴上表示解集:2(x+5)≤3(x-5)(设计意图:进一步熟练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特别是化系数为1时,不等号方向的改变,再利用数轴表示不等式的解,为本节课学习做好知识储备。)3.如何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4.那么一元一次不等式如何解实际问题呢?(设计意图:类比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方法,正向迁移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插入欧亚商场图片,体味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二、启发引导,提出问题:甲、乙两个商场以同样的价格出售同样的商品,同时又各自推出不同的优惠措施.甲商场的优惠措施是:累计购买100元商品后,再买的商品按原价的90%收费;乙商场则是:累计购买50元商品后,再买的商品按原价的95%收费.顾客选择哪个商场购物能获得更多的优惠?问题一:小兰,小红去哪家更合算?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理解题意,然后发表自己的观点。(设计意图:由两个特殊例子,体味两商场优惠起点,加深对题意理解)问题二:1.甲商场优惠的起点是什么?2.乙商场优惠的起点是什么?3.购物要求是什么?4.获得更大的优惠取决于什么?5.我们可以把购物款分为哪几种情况来讨论?师生活动:学生回答教师引导并不断完善。(设计意图:学生对五个问题积极思考,进一步加深对题意的理解)问题三:请同学们考虑如何填写下表师生活动:学生探究、交流,补全表格。师生共同分析讨论,发现:(1)如果累计购物不超过50元,则在两商场花费一样;(2)如果累计购物超过50元但不超过100元,则在乙商场花费少。(设计意图:用表清楚表示两商场花费的钱数,根据分类,每种情况下有各自不同的式子,学生分组讨论,积极思考呈现所表达的意思,培养学生思维能力)问题四:如果累计购物超过100元,顾客选择哪个商场购物能获得更多的优惠?1.小明,小娟分别花140元,160元,应分别去哪一家呢?师生活动:学生认真思考,精确计算算出,花费140元,乙商场优惠;花费160元,甲商场优惠。从而进一步思考得出,还需进行分类。(设计意图:通过这两个特殊例子,学生体味出累计购物超过100元时,由计算结果比较轻松地识别出再次分类的必要性)问题五:如果累计购物超过100元,在哪家商场花费少呢?(1)什么情况下,到甲商场购物花费少?(2)什么情况下,到乙商场购物花费少?(3)什么情况下,两商场花费一样?师生活动:师生结合上述例子分析讨论得出三种情况。(1)若在甲超市花费少,则100+0.9(x-100)<50+0.95(x-50)x>150(2)若在乙超市花费少,则100+0.9(x-100)>50+0.95(x-50)x<150(3)若在两超市花费一样,则100+0.9(x-100)=50+0.95(x-50)x=150问题六:填表师生活动:师生共同完善表格。(设计意图:由表格,进一步理解在各种情况下,哪一个商场更优惠,为完成整个任务吹响集结号。)问题七:你能综合上面分析给出一个合理化的消费方案吗?师生活动:学生回答:购物不超过50元和刚好是150元时,在两家商场购物没有区别;超过50元而不到150元时在乙商场购物花费少;超过150元后,在甲商场购物花费少.(设计意图:学生能够将数学问题的解转化为实际问题的解,进一步熟悉在实际中如何用文字语言表述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