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三生物二轮专题必修二模块练习36一、选择题男人A有一罕见的X连锁的隐性基因,表现的性状为A。男人B有一罕见的常染色体显遗传病,它只在男人中表达,性状为B。仅通过家谱研究,能否区别这两种情况()A.无法区别,因为男人A和男人B的后代都只有男性个体表现所患病的性状B.可以区别,因为男人A和男人B都不会有B性状的女儿C.无法区别,因为男人A不会有表现A性状的儿子,而男人B儿子不一定有B性状D.可以区别,因为男人A可以有表现A性状的外孙,而男人B不仅可以有表现B性状的外孙,还可以有表现B性状的孙子金鱼草的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AA为红色,Aa为粉色,aa为白色。红花金鱼草与白花金鱼草杂交得到F1,F1自交产生F2。下列关于F2个体的叙述错误的是()A.红花个体所占的比例为1/4B.白花个体所占的比例为1/4C.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1/4D.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1/2如图的横坐标中,C1、C2、C3、C4表示某种哺乳动物(2n)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某些时期的细胞。图中a、b、c表示各时期细胞的某种结构或物质在不同时期的连续数量变化,可以与图中C1、C2、C3、C4相对应的细胞是()A.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精子B.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C.卵原细胞、次级卵母细胞、第一极体、第二极体D.卵原细胞、初级卵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第一极体在精子形成过程中,次级精母细胞处于分裂后期,其细胞中的染色体状况可能是()A.22对常染色体+XYB.44条常染色体+XYC.44条常染色体+XXD.22条常染色体+Y某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色盲在男性中的发病率为7%。现有一对表现用心爱心专心1正常的夫妇,妻子为该常染色体遗传病致病基因和色盲致病基因携带者。那么他们所生小孩同时患上述两种遗传病的概率是()A.1/88B.1/22C.7/2200D.3/800基因芯片的测序原理是DNA分子杂交测序方法,即通过与一组已知序列的核酸探针杂交进行核酸序列测定的方法。先在一块芯片表面固定序列已知的核苷酸的探针;当溶液中带有荧光标记的靶核酸序列,与基因芯片上对应位置的核酸探针产生互补匹配时,通过确定荧光强度最强的探针位置,获得一组序列完全互补的探针序列。据此可重组出靶核酸的序列TATGCAATCTAG(过程见图1)。若靶核酸序列与八核苷酸的探针杂交后,荧光强度最强的探针位置如图2所示,溶液中靶序列为()A.AGCCTAGCTGAAB.TCGGATCGACTTC.ATCGACTTD.TAGCTGAA(2010·河北黄石一中月考)图1表示b基因正常转录过程中的局部状态图,图2表示该生物正常个体的体细胞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某生物的黑色素产生需要如图3所示的3类基因参与控制,三类基因的控制均表现为完全显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图2所示的基因型可以推知:该生物体能合成黑色素B.若b1链的(A+T+C)/b2链的(A+T+G)=0.3,则b2为RNA链C.若图2中的2个b基因都突变为B,则该生物体可以合成出物质乙D.图2所示的生物体中肯定存在某细胞的含有4个b基因对于低温诱导洋葱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不正确的描述是()A.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最多B.在显微镜视野内可以观察到二倍体细胞和四倍体细胞用心爱心专心2C.在高倍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细胞从二倍体变为四倍体的过程D.在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方面,低温与秋水仙素诱导的原理相似人们试图利用基因工程的方法,用乙种生物生产甲种生物的一种蛋白质。生产流程是:甲生物的蛋白质→mRNA――→目的基因――→与质粒DNA重组――→导入乙细胞的――→获得甲生物的蛋白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过程需要的酶是逆转录酶,原料是A、U、G、CB.②要用限制酶切断质粒DNA,再用DNA连接酶将目的基因与质粒连接在一起C.如果受体细胞是细菌,可以选用枯草杆菌、炭疽杆菌等D.④过程中用的原料不含有A、U、G、C下列生物属于我国特有的珍贵爬行动物是()A.大鲵B.中华鲟C.扬子鳄D.白鳍豚DNA分子中一条链的碱基摩尔数之比为A∶C∶G∶T=1∶1.5∶2∶2.5,则其互补链中嘌呤碱基与嘧啶碱基的摩尔数之比为()A.5∶4B.4∶3C.3∶2D.3∶4下列关于X染色体上显性基因决定的遗传病的说法,正确的是(假定无基因突变)()A.患者双亲必有一方是患者,人群中的患者女性多于男性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