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练习26:生态系统和生物圈一、选择题关于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叙述,正确的是()①专门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也不一定是分解者,而有可能是生产者或消费者②分解者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可以供硝化细菌再利用③分解者分解动植物遗体释放出来的能量,可供绿色植物同化作用再利用④分解者不一定都是微生物,微生物也不一定是分解者A.①③B.②③④C.①②③D.②④某种甲虫以土壤中的落叶为主要食物,假如没有这些甲虫,落叶层将严重堆积,最终导致落叶林生长不良。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这种甲虫与落叶树之间为捕食关系B.这种甲虫属于消费者C.这种甲虫对落叶林的能量流动有促进作用D.这种甲虫不在能量金字塔中为除去危害农作物的某种害虫,人们引入了一种蜘蛛。—段时间后,对蜘蛛和该种害虫两个种群的数量进行调查,得到如图所示的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图中蜘蛛和害虫是竞争关系B.在AD段,害虫种群的能量全部流向蜘蛛C.在BC段,蜘蛛数量减少的原因主要是食物不足D.D点后害虫和蜘蛛的种群数量不会再有变化下列有关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A.通常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曲线最终呈“S”型B.达到K值时种群增长率为零C.种群增长受自身密度的影响D.种群的增长速率逐步降低为了验证土壤中的微生物可以分解淀粉,取两只烧杯甲和乙,都放入等量的淀粉溶液20mL,甲中加入30mL制备好的土壤浸出液,乙中放入等量的蒸馏水,在适宜的温度下放置7天。然后从甲中取出等量的溶液放入A1、A2试管,从乙中也取出等量的溶液放入试管B1、B2,在A1、B1中加入碘液,在A2和B2中加入斐林试剂并加热。下列对该实验结果的预测正确的是用心爱心专心1()A.A1和B1都会有蓝色出现,而且颜色深浅一致B.A2有砖红色沉淀出现,B2无砖红色沉淀出现C.A2和B2都有砖红色沉淀出现D.以上结果都不正确在一定量的酵母菌培养液中放入活酵母菌若干,抽样镜检,视野如图甲所示(图中小点代表酵母菌)。将容器放在适宜条件下恒温培养5小时后,稀释100倍,再抽样镜检,视野如图乙所示。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培养过程中,酵母菌的无氧呼吸占优势B.5小时内,酵母菌经历了约1个细胞周期C.培养5小时后,酵母菌种群密度约为原来的200倍D.培养5小时后,酵母菌种群数量已经达到K值如图曲线表示某生态系统中三个不同种群的生长繁衍情况。已知种群C是自养生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生态系统简单食物链可表示为C→B→AB.种群B在第3~7年时间内个体数下降是由于A的增加和C的减少C.B和A的存在能加快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D.一定自然区域内,A、B、C三个种群中全部的生物构成生物群落(2009年高考全国理综Ⅱ)下列属于种间竞争实例的是()A.蚂蚁取食蚜虫分泌的蜜露B.以叶为食的菜粉蝶幼虫与蜜蜂在同一株油菜上采食C.细菌与其体内的噬菌体均利用培养基中的氨基酸D.某培养瓶中生活的两种绿藻,一种数量增加,另一种数量减少(2010年高考山东理综)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用心爱心专心2正确的分析是()A.恒温动物的④/③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B.哺乳动物的③/①值一般为10%~20%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③/②值D.食肉哺乳动物的③/②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动物下列关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的表述正确的是A.人类活动对群落的影响往往是破坏性的B.人类活动可以任意对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加以控制C.人类活动可以使群落按照不同于自然发展的进程发生演替D.人类活动远远超过其他所有自然因素的影响制作泡菜时,乳酸菌产生的乳酸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当乳酸积累到一定浓度时,还会抑制同种其他个体的增殖,这种现象包括①共生②竞争③寄生④种内斗争⑤种内互助A.①②④B.②④⑤C.③④⑤D.②③⑤下图表示某处于平衡状态的生物种群因某些变化导致种群中生物个体数量改变的四种情形,有关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A.若图①所示为草原生态系统中的某羊群,则a点后的变化原因可能是过度放牧B.若图②所示为某湖泊中草鱼的数量,则b点后的变化原因就是草鱼的繁殖能力增强C.图③中c点后发生的变化表明生态系统的抵抗外来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