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开方方法我国的算盘有悠久的历史,由于它结构简单,价格低廉,使用方便等优点,所以世代相传。现在仍然在国民经济各方面和人民日常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但是要学会、用通、用精,都不是一件容易事。特别是象我这样文化水平低的人,困难就更大。我是一个贫农家庭的苦孩子,从小只读了一年书,在十四岁那年就到上海三星灯泡厂当学徒以后又先后在铁丝洋钉厂、糖果店等当工人、营业员,只能饱尝旧社会那种黑暗痛苦的生活,哪能学文化,用算盘呢!在党中央和毛主席的英明领导,1949年全国劳动人民得到了解放,我彻底翻了身。1950年我上了上海立信会计补习学徒,学了一年会计知识,费了很大劲初步“学会”了珠算。1951年参加了西北建设,在西北铁路干线工程局材料厂任司账练习生。从这天起我和其他财会人员一样,每天要和算盘打交道,由于我的算盘基础很差,工作效率很低。算一张材料动态月报(只用加法)用了整整一个上午才完成了任务,其间不知打了多少遍。这张表若由其他同志算,只需要几分钟。遇到乘除法,特别是大乘大除或数字间带有0位的就更费劲。算来算去好容易算出了数字,但是几十几百,几千几万呢?又要作难了,拿一个简单的例子说5000*5000,在算盘上很简单五五二十五;二十五是什么单位呢?定位我不知道,只好用累宝塔的方法一层一层推算。又如1.2/0.00024,除起来很方便“二一添作五,四五减二十,得商五”。这个五是什么单位?一层一层推算就更麻烦了。这比别人要慢多少倍,因此不得不天天加班到深夜,这才完成任务。为了更好地掌握和运用算盘,我不得不研究定位的方法了。研究定位方法是从1953年开始的。当时因为在自己的日常工作中用乘法的机会多。所以从乘法定位开始。这个工作是怎样进行的呢?方法很简单。自己文化水平浅薄,不懂数学理论,只能用算盘计算大量的例题来比较,找规律,结果找出了乘数被乘数位数相加是乘法定位的方法。由于除数很少用,所以没有及时研究,但我在一次以计算元木材积的业务学习中做除法计算时数字是对了,但是错定了两个位数,而把0.21立米,误定为0.0021立米。这才引起了研究除法定位的强烈愿望。开始研究除法定位时,我还是用的同搞乘法定位一样的办法,用好多例题演算对比,但这样琢磨了近四个月的时间,计算了一百余题,仍然没有找到定位的规律。这时思想苦脑的很,几乎失去了研究的信心。经过思想斗争,批判了自己这种知难而退,缺乏革命勇气的缺点,于是又把原来计算的例题草稿全部拿出来,按被除数除数的位数多少,数字大小作了排列,进行统计,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终于找到了被除数和除数位数相减的关系,是除法定位的规律,后来又经过勤学苦练,能比较熟练的掌握算盘了。到此为止,我从学习算盘到比较熟练的使用算盘,用了大约三年的时间,这多么不容易啊!后来为提高打算盘的速度,我搞了一个五位以下乘除算题表锻炼脑记乘除数的能力,后来感到记五位还不够用,又搞了一个五位至八位的乘除算题表进行锻炼。在这次锻炼过程中,用脑记数常常出错。后来我为了能记住乘除数,就把它写在纸条上,一边看纸条一边打算盘。试了以后觉得省劲多了。按这个路子我又摸索出一边拨珠,一边移纸条的办法,结果发现这样不会产生错位的现象,这时我才想到:如能给算盘加上这么一个东西,一方面帮人记数,一方面避免运算中的错误。于是我找了一个废木水平尺,按算盘上的档距,在水平尺上按十五档算盘的档距缠了十五个纸条,每个纸条都写上从“1到0”的阿拉伯字。使用时就转动纸条取得需要数字,然后打一位往右移(或左移)一位。这比写纸条是方便了些,但还不理想。我把这个情况告诉了我库工具管理员王润民同志,他帮助我画了个草图交施颢荣同志按图做了一个数字输的可以拨出任何数字的东西,并把它称为“游标”,用洋钉钉在老式算盘的上框,又把我以前研究乘除法定位的办法,用字码分别写在算盘的上框,中梁下框,以便运算后定位,以后为了清珠快,又加了一个清珠的设置,就这样在1957年7月搞出了第一把新式算盘的模形。新式算盘装成后,我试着用它作了40个5至8位数的乘法题,运算效率比原来的老方法提高了一倍多。【二、示范表演,广泛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