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校长参观学校心得:走进白家庄小学走进白家庄小学第四天:11月30日晴-5°手机显示屏显示的气温,虽然比昨天要高一点,但早上七点从酒店出来,冷风刮过脸庞,就像手握冰块久久不放之后的那种感觉,我不得不把羽绒服的拉链拉到顶。嘿嘿,人不必,就没有优越感。初中组的校长们就更惨了!六点四十就得上车出发,不知道他们那时会不会更冷一些。第一次来北京培训,或许就是要以这样的方式,才能给自己留下更多的回忆。今天,我们小学组十五位校长,来到了坐落在三里屯的白家庄小学跟岗一天。一到学校,我们就迫不及待地走到教学楼里,到了里面才感觉到暖气带来的舒适感。走进教学楼,你会发现这里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教育的痕迹。每一个楼层一种颜色;每一条楼梯一种主题文化;每一条走廊一个教育专题。墙面上、天花板、楼梯扶手,只要能看到的地方,都做了文化。这种校园文化的设计,又与中关村三小有所不同,但同样给人以震撼之感。看完了这些,我首先想到的是,这得花多少精力投入呀?在我旁边的方飞岳校长一脸兴奋地说:“我也很喜欢做这些东西,可是得要多少钱才能做成这样的效果?”来到会议室,校长祖雪媛给我们分享她办学思想——《让尊重成为一种文化》。刚开始分享时,她提出了一个观点——均衡,应该是理念上的均衡。这个观点我很赞同,尤其对我自己而言感同身受。这两年学校的确改变了很多,这一切都源于老师们理念上的改变。老师们越来越上进,越来越体会到做好乡村教育重大意义的时候,他们的教育教学行为自然而然就朝着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最近有三位家长加我微信,咨询如何从外校转回桐浦小学,我想这就是努力的结果。祖校长说,人的差异在哪里?在于思想;人的差异在哪里?在于思维。知道要学习,也爱上学习了,人就变了。今年,我们有八位老师加入省市名师工作室。这对于一所规模小的乡村学校来说,实在是不容易。我有理由相信老师们继续努力,一定会把这所学校办好。将来,那就不是均衡的事情了。1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祖校长讲述自己刚到这所学校时,大伙儿们不支持,给冷眼。开学第一天,她布置老师到学校门口迎接学生到来,老师们一个个站得一脸严肃,学生向他们问好,却得不到友好的回应。祖校长看在眼里,也不着急。她和书记两个人走到老师们旁边,一次次向学生们问好。就这样用自己的行为,去感染和带动老师们,一直在这里当校长到如今,把一所不起眼的学校,办成全国知名的学校。此刻,我又一次想起了绍兴金近小学的何夏寿校长。暑期里,有幸和他在一起一个星期,我被他的教育精神所折服,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教育家。他这一辈子扎根在这所学校,让地处旷野边的乡村小学成为全国知名童话校园。当校长,就是要有这股专注的精神,要静下心来,做好当下。一步一个脚印,努力让学校一点一点变好起来。用祖校长的话说,不管什么学生到了你这里,你就要把教好,这样才叫有水平。不要抱怨学校条件不好,把条件不好的学校办好了,那才叫有水平。说到课程,祖校长说当老师们还没能力做的时候,就应该先放低要求先做起来,有兴趣了慢慢再规范和引导。她说了一组数据,她们学校百分之八十的学科骨干教师,都是做课程成长起来的。做课程是会让老师们感受到越来越快乐的,只要看到孩子们发展了,孩子们快乐了,老师们就会体验到教育的幸福。说到此时,外面音乐神响起,是他们的孩子做操了,也是他们利用这个时间段为我们提供校园文化介绍的时候。我们被引导到,走到一楼,来到校门口。眼前一亮的是,只见几位男生早早立在校门口,等待给我们作介绍。为什么会眼前一亮呢?印象中安排这样的“小导游”,都会是一些女生居多,昨天到奋斗小学好像就是如此。男生这个群体,在小学阶段似乎很难成为优秀,孙云晓老师因此还写了一本书《拯救男孩》。到后来,从一楼到四楼,有一大批“小导游”在不同的文化景点为我们作介绍。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他们的随机应变能力特别强,除了介绍完学校给他特定的景点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