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信息化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论文有效课堂教学中的实验探究的一点体会木洞中学:雷飞波一、明确化学实验特征,掌握探究程序,克服盲目性要真正让学生成为探究学习的主人,培养学生积极探究、乐于发问、勇于实践的兴趣和能力,需要从每次活动做起并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对刚接触化学的学生来说活动与探究是陌生的,一开始就要求他们独立进行科学探究,是不符合认知发展规律的,效果肯定不会好。所以在开始的活动与探究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具体的活动与探究学习,感受和理解化学学习的特征,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步骤,克服盲目性,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很重要。案例1:第一单元课题2《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这是学生接触的第一个实验步骤较多的活动与探究,感觉比较困难的是:实验要做什么?怎么做?观察什么?记录什么?这些都需要老师在这个实验中教会他们,为了达目标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清楚两个大问题:第一,探究的内容是什么(即做什么?)。第二,探究方法和实验方案是什么(怎么做?)。学生明确了探究的内容是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具体说是:(1)二氧化碳含量的比较;(2)氧气含量的比较;(3)水蒸气含量的比较。探究的方法是通过对比实验来比较。实验方案是:二氧化碳含量的比较通过它们分别与等量、等浓度的澄清石灰水作用而变浑浊的程度来判断;氧气含量的比较通过燃着的木条在不同气体中燃烧时间的长短来判断;水蒸气含量是通过玻璃片在空气中放置时水雾多少与口对玻璃片表面哈气时水雾多少进行对比的方法来判断。最后,教师还要对排水法收集气体的基本操作和吹气速率进行指导。学生明确了内容,有了方法,清楚了探究步骤,避免了探究流于形式而取得了真正的实效。二、加强实验过程设计,确定探究任务,避免随意性以探究为核心的教学需要教学时间,要解决有限教学时间和多元化教学目标之间的矛盾有多种途径,其中比较重要的就是进行教学整体设计,整体设计要体现构建性、过程性。随着活动与探究的增多,教师要对教科书中所有活动探究做出统筹安排,要根据探究活动的具体内容和目标把过程设计得各有侧重,避免为探究而放纵探究,或者把探究僵化为一种固定的模式。案例3:第六单元课题2《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的研究》这是一个综合性比较强的探究活动,学生前面已经探究过《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对实验操作过程和技巧有了一定基础,这个活动探究的重点不再是制备二氧化碳,而是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和实验装置,要侧重引导学生针对两个重点进行探究前的讨论。在课堂中我们首先向学生提出问题: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你们知道的有哪些?学生分组讨论后,可以归纳出十几个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这些反应可归为四类制取方案:(1)人和动植物的呼吸;(2)含碳物质燃烧,如木炭、蜡烛、酒精、煤等;(3)木炭还原氧化铜;(4)碳酸钙分解。然后针对不同方案从可行性、安全性、科学性、简约性、经济等方面分析评价,明确利用上述反应都不能在短时间内通过简便的操作制取纯净的二氧化碳,此时教师引入用碳酸盐与稀酸反应来制二氧化碳这一方案。方案确定后,给出以下药品:大理石、碳酸钠粉末、稀盐酸、稀硫酸,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探究归纳反应情况,并从反应速率方面分析讨论,得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最佳方案。最后提供给学生教材中给出的仪器,让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反应装置,将每个小组的设计装置图进行归纳比较,得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装置,也就是固液不加热制取气体的反应装置。这样的设计不再是简单随意的重复教材,而是对药品选用和装置选择做了有效拓展归纳,丰富了实验过程,培养了学生的科研方法和素养,让学生体会到探究的乐趣,提升了课堂效率。三、关注结果评析,培养分析能力,提升探究深度1、问题导引重点分将知识点设计成问题引入到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可以使学生学习的目标明确化、具体化,把注意力集中到学习的重点难点上,并在众多的文本信息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进而达到发展学生思维的目的,是提升探究活动、实现有效教学的手段。2、问题导引正常和错误现象对比分析在活动与探究的过程中学生经常出现片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