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设计方案模板研究课题名称:济南的冬天设计者姓名所在学校所教年级七年级研究学科语文联系电话电子邮件一、课题背景、意义及介绍1、背景说明(怎么会想到本课题的):一般写冬景的散文,都容易落入寒冷、肃杀的俗套,而老舍这篇写冬景抒情散文,却出乎人们的意料:不落笔于寒而着眼于温;不渲染其壮而描绘其秀;不见肃杀之气而显示了绿的精神。反映了老舍把握济南冬天特征的艺术功力。2、课题的意义(为什么要进行本课题的研究):本文以自然世界为主题,文情并茂,意境优美、构思精巧、语言精美、情景交融、富有诗情画意。能激发学生关注自然、热爱自然、热爱美的思想感情。3、课题介绍学习艺术家老舍笔下的写景抒情散文,领略自然景物的美,领会蕴涵在字里行间的感情。培养学生用审美的眼光去审视自然、感悟自然、表现自然的兴趣。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的和方法(可按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或布鲁姆目标分类法)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目和方法的阐述)1.教学目的(1)了解作家老舍的一些基本情况。(2)积累生字词及生动的语句。(3)通过本文了解北中国冬季雪景之美。(4)培养学生通过朗读来感知理解写景抒情散文的能力。(5)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品味优美的语言。(6)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展开描写、情景交融的写法。2.过程和方法(1)朗读法:教师先范读,再让学生进行朗读、品读、竞读等,在朗读中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提高学生多方面的能力。(2)合作探究法:在赏析语言过程中,发挥小组合作优势,让学生在互相交流中加深对语言的理解和感悟,提高赏析语言的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作者对景物的独特感受以及寄寓的深情,让学生学会用心感受自然之美。三、参与者特征分析(重点分析学生有哪些共性、有哪些差异,尤其对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影响的因素。)学好语文,必须提高阅读能力,新课标要求: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初中生有很强的叛逆性,极富个性和主观色彩。不可能硬性地要求学生品味出作品中的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及感人的情境,在阅读能力和理解水平上都因人而异,不同的学生的感悟能力自然有差异。利用中学生这个时期的共性,让他们在这次研究性学习中正确认识文学的魅力,为他们培养积极向上的协作精神打下基础。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循序渐进地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四、研究的目标与内容(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通过哪些内容的研究来达成这一目标)通过本文了解北中国冬季雪景之美;培养学生通过朗读来感知理解写景抒情散文的能力;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在写景中的作用,品味优美的语言。通过下列研究来达成目标:(1)提高信息收集、整合和分析处理能力,提高阅读能力和理解水平。(2)学生分组选题,收集素材,合作调查等,培养合作精神。(3)通过研究性活动,增加学生的人生经验,开阔视野,提高实践能力。学生可有选题的内容是:(1)如何体会文学作品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2)如何进行不落俗套的景物描写,给人新颖之感。(3)如何在景物描写中寄寓情感。五、研究的预期成果及其表现形式(研究的最终成果以什么样的形式展现出来,是论文、实验报告、实物、网站、多媒体还是其他形式)每个专题都会有一份调查报告,每个小组都会有一份总结,每个学生都会有不同时期的活动体验,每个学生都会得到一份来自老师、同学、小组的评价表。最终将会以手抄报、黑板报等形式呈现。六、资源准备到图书馆查找相关书籍;上网查找相关文字、图片和音像等资料;进行名家访谈设计;进行学生调查等。七、研究性学习的阶段设计研究性学习的阶段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起止时间第一阶段:动员和培训(初步认识研究性学习、理解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方法)准备好相关资料,组内成员学习研究性学习的方法。向学生介绍研究性学习的概念和特点;教会学生在组内的分工安排;启发学生选题。一周第二阶段课题准备阶段提出和选择课题学生初步选题,组内讨论课题的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