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3-2-3:日本小学语文《皇帝的新装》的阅读讨论片断课题:《皇帝的新装》讨论会对象:小学四年级时间:3周(共6课时)内容:形成阅读体会,展开讨论,归纳发表目的:学会形成自己的观点,学会讨论和发表的方法提示:教师可以将此种方式扩展到其他阅读课上讨论开始:今天老师给大家读了安徒生的童话。接着由大川君主持,大家一起谈谈感想。大川:今天请老师给我们读了童话《皇帝的新装》,现在请大家谈谈感想。先请大家就整体的感想开始发言。山田君,从你这里开始。山田:好,我说。我最感兴趣的是大家都被骗了,但孩子没有被骗。大川:前田君,你是怎么看的?前田:我听到孩子说“国王什么也没有穿呀”时,心里一下舒畅了许多。木村:我觉得那些裁缝坏透了,国王倒有些可怜。高木:我的看法不一样。比起裁缝来,还是国王的大臣、下属坏。按国王的命令去看布料时,应该说清楚什么也没看到。大川:西村君,你怎么看?西村:我觉得与其谈整体感想,不如思考一些问题。大人应该知识很丰富,思考也比较深,为什么会被完全骗了呢?这一点很难理解。因此,我想大家一起来想一下这些大人那时究竟是怎么想的?中野:我想对西村意见再补充一点。大川:中野君,请说。中野:我想补充的是,国王、大臣和城里的人都被骗了以后,裁缝是怎样的心情?我们可以想一想这个问题。大川:有同学认为应讨论一下出场人物的内心想法,那么我们接下去就开始讨论这一话题吧。……赞成的人很多,那么我们就讨论这一话题。首先,谈一下国王的心情。……——案例引自方明生《日本生活作文教育研究》①明确讨论的中心后开始讨论。②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想一下与自己的想法有什么不同。③要转变话题时,应明确自己的意见。④提出新问题时,应清楚的说明为什么提出这个问题。⑤对别人的意见进行补充。⑥在同大家商量之后改变话题,继续讨论。点评:《皇帝的新装》是我国初中语文教科书中经常采用的课文。有关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一般教学参考书都要求学生得出以下结论:揭露了统治者的愚蠢与贪婪。我们以往的教学往往要求引导出这种归一的结论。这种归一的结论既不是作者本人真实思想的概括,也不是主流文学研究的通常看法,而是迎合现存学校教育的解读模式。事实上,对《皇帝的新装》的讨论是一个开放的信息源,而这种开放的信息则是进行探究学习的最好资源,也是培养学生语文探究能力的最佳时期本案例中,日本小学语文教师就采用了“研讨型”语文课的形式,并且给出3周6课时的充裕时间,让孩子们得以静心思考文本的意义,有机会充分交流彼此的看法。这种聊天似的语文课堂确实有一种独特的魅力。我们注意到,即使面对小学生,语文教师也给予了充分的信任,主持人由学生担任。感觉得到主持人对这项工作很熟悉,同学们对研讨也习以为常。每个人依次发言,既遵循研讨活动的规则,又敢于说出自己的思考,不仅语言运用很有孩子特点,其中的感受和观点让人眼前一亮,而且研讨视角及话题转变的过程,也令人刮目相看。我国语文课堂上也经常开展研讨,讨论法也是语文教师运用较多的教学方法但是我们给予学生思考和交流的时间很少,学生事实上并没有体会到探究的过程语文课改后,研讨活动比之以往更多了,但如何形成“研讨型”的语文课,如何利用研讨课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依然是语文教学中需要不断实践和探索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