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曲五首》复习八年级下册孟津县城关一中赵延峰复习目标•1、识记五首诗词曲的朝代、作者及体裁。•2、能完整无误地背诵课文并能正确默写。•3、理解诗歌所描绘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4、学习赏析名句,陶冶情操,丰富文化积累。复习重、难点•1、能正确默写名句。•2、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3、学习赏析名句。古诗词复习卡•【作品名称】•【创作年代】•【作者姓名】•【作品体裁】•【背诵默写】•【中心思想】•【诗词赏析】文学常识记一记作品名称创作年代作者姓名作品体裁文学常识记一记作品名称创作年代作者姓名作品体裁《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刘禹锡七言律师《赤壁》唐杜牧七言绝句《过零丁洋》南宋文天祥七言律诗《水调歌头》北宋苏轼词《山坡羊·潼关怀古》元张养浩散曲诗词内容诵一诵中心思想悟一悟•①《酬乐天扬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叙述了诗人遭遇和归来的感受,表达了诗人的愤激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的乐观精神和的意志。•②《赤壁》有感于晚唐统治者荒淫腐化、不思进取而借古讽今,由写到历史上的赤壁之战,抒发了作者对历史成败的感慨,告诫统治者不要。同时也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表现了诗人的抑郁不平之气。•③《过零丁洋》概括了,追忆了,表现了诗人的爱国热情和的大义大勇。•④《水调歌头》全篇着眼,上阕问,下阕问,并以月抒情,表现了词人由的矛盾情绪到的胸襟和对亲人的之情。•⑤《山坡羊·潼关怀古》由而怀古,追忆历史,阐发议论,指出,表达了作者。中心思想悟一悟•①《酬乐天扬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叙述了诗人被贬偏远之地二十三年的遭遇和归来的感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愤激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积极投入生活洪流的乐观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意志。•②《赤壁》有感于晚唐统治者荒淫腐化、不思进取而借古讽今,由沉落江底的一支断戟写到历史上的赤壁之战,抒发了作者对历史成败的感慨,告诫统治者不要寄希望于侥幸。同时也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表现了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③《过零丁洋》概括了诗人的身世命运,追忆了自己抗元的艰辛经历,表现了诗人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和视死如归的大义大勇。•④《水调歌头》全篇着眼中秋明月,上阕问天,下阕问月,并以月抒情,表现了词人由焦虑、烦恼、苦闷和无可奈何的矛盾情绪到旷达超脱的胸襟和对亲人的怀念祝福之情。•⑤《山坡羊·潼关怀古》由潼关而怀古,追忆历史,阐发议论,指出广大人民的痛苦境地不会因朝代更替而有所改变,表达了作者对广大人民的同情。·思考总结•内容方面:都揭示了人生和社会的一些规律,富有哲理;•写法方面:都是先叙事或写景再议论抒情;•感情方面:都表达了作者当时真实的感受和想法。诗词名句赏一赏•①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②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③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④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⑤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抒情方式•直接抒情、间接抒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或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物抒怀、感物伤怀等。表现手法•象征、用典、烘托、衬托、联想、想象、对比、反衬、照应、动静结合、以动衬静、虚实相生、以小见大。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怀念故友,对空长吟,好像听到了《思归赋》的笛声,此番回京,人事全非,恍然有隔世之感。前一句引用“闻笛赋”的典故,隐含作者对旧友受迫害的不满;后一句引用“烂柯人”的典故,暗示被贬时间之长,两句都是借典喻情,含蓄委婉。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沉舟侧畔,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看万木争春。诗人以沉舟、病树自比,虽然因仕途上屡遭挫折而不免惆怅,但对世事的变迁和仕宦的升沉仍表现出达观开朗,并不因蹉跎而忧伤。这两句诗形象生动、富有哲理,至今仍常常被引用,并赋予新的含义,用来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两句诗从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