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教师的苦与乐管建刚老师的《一线教师》这本书,真正道出了我们一线教师的苦与乐,笑与泪,得与失。这本书用平淡朴实的语言,详实地记录了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每天大量付出却不为人知的日常生活,也记录了我们的情感生活与生存方式。所以,我认为,不管你是不是一线教师,这本书都值得一读。作为一线教师,我们每天面对的并不只是大量的作业、教研、考试和学生,还要面对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当我们感喟生活的不易,感叹“书越来越难教”的时候,却有人胜似闲庭漫步,拿起手中的笔,从容地记下了一线教师的迷惘与困惑,失败与抗争,光荣与梦想。他,就是管建刚老师。作为一个70后的年轻老师,他做到了把自己的人生价值不光掌握在课堂上,掌握到了自己的手上,还掌握到了自己的笔上。细细地品味,从书中我们能汲取到丰富的营养。“一线作业学”,让我们明白学生作业的态度其实影响了他的一生。一个用心完成作业的孩子,他的学习成绩绝对不会差;一个孩子拥有了好的作业习惯,他就拥有了好的人生态度。管老师甚至从督促孩子们自己画计分格、量计分格这个细节中,让孩子们收获了人生的大道理,大智慧。联想到我自己,虽然平时教学中对待学生的作业也丝毫不敢怠慢,但是何曾如此用心良苦?所幸我读到了这本书,也庆幸我和我的孩子们才刚刚起步,要不然等到他们上了高年级,一大堆的坏习惯来不及改正的时候,我可真的只有“头涔涔而泪潸潸”了!读到“一线纪律学”,更是让我汗颜。作为副班主任的我,曾经多次跟我的上级——班主任老师建议,共同管理孩子们的集队纪律和班级的卫生保洁工作。我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要想一个班级纪律好,班风好,必须从集队和班级卫生抓起。这两点既是细节又是纲要,丝毫都不能松懈。但是,我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无法利用理论知识来阐述其中的奥秘。虽然我所做的跟管老师的班级管理不谋而合,但是管老师的论述多么精辟:“一个班级就是一个木桶,每个同学都是其中的一块板。排队的速度不取决于最先排好的那位同学,而是排到最后的那位同学。所以,每个人都要快静齐!”“什么叫集体?通俗地讲就是有难同当,有福同享。再俗点讲,就是系在一根线上的蚂蚱。不这样,就不是集体,而是乘同一辆车的乘客,下了车,就各奔东西的陌生人。”“一线情感学”,“一线复习学”,“一线反思学”……似曾相识的教育细节,娓娓道来的教育故事,无一不是我们一线教师的实战宝典。那一个个鲜活的案例,一张张可爱的笑脸,依稀就是昨天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某件事,依稀就是我班上的某个小可爱!管老师,用他的慧眼来发现人世间纷纷扰扰中的真切,用他的笔触来描述了我们一线教师徘徊迷茫之后无怨无悔的教育情怀。赞!如果你是一线教师,请你一定要看《一线教师》这本书,它会引起你内心深处强烈的共鸣!如果你不是一线教师,请你一定要看《一线教师》这本书,它会让你更深刻地了解身边的一线教师们的生活与情感,眼泪与欢笑,失败与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