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语文朗读情况调查问卷及结果调查时间:2015-3调查对象:七年级30人、八年级35人、九年级35人一.朗读兴趣1.学习一篇课文,你喜欢那种“读”的方式42%A默读32%B朗读26%C都喜欢2.你对课文朗读兴趣如何52%A有兴趣38%B一般10%C没兴趣3.课文范读那种对你最有帮助2.2%A录音范读65.3%B教师范读30.6%C同学范读4.朗读时你喜欢那种形式44.9%A自己读14.3%B全班齐读40.8%C同学互读5.朗读时你主动举手吗24%A主动46%B有时主动30%C不主动6.你希望老师叫你朗读吗22%A希望60%B有时希望16%C不希望7.如果分角色朗读你如何参与44%A选主角44%B读配角12%C不参与8.你喜欢读何种文章4%A文字华美48%B质朴感人48%C都喜欢二.朗读习惯9.朗读时你习惯何种姿势26%A站姿26%B坐姿48%C都一样10.你喜欢读何种文体14%A文言诗文62%B小说24%C诗歌散文11.朗读时你心态如何50%A轻松40%B有点压力10%C紧张12.朗读时你最担心的是18%A读错字50%B不流利32%C没感情13.你喜欢何种气氛下朗读62%A安静16%B热闹22%C都一样14.老师布置读书签字你如何对待56%A认真完成40%B完成任务4%C应付15.预习读书一般你读几遍14%A一遍38%B两遍48%C读熟为止三.朗读效果16.朗读对你有帮助记忆的作用吗50%A有效42%B较有效8%C无效17.朗读对你理解中心内容有的作用吗54%A有效40%B较有效6%C无效18.朗读对你提高语文成绩有的作用吗49%A有效36.7%B较有效14.3%C无效19.朗读中你有何收获8%A展示自己88%B得到锻炼4%C没收获20.朗读中你能经常发现精彩文句吗40%A能52%B有时能8%C不能21.朗读中你能经常质疑问难吗22%A能70%B有时能8%C不能22.你常有感情朗读吗26%A经常56%B有时18%C没有23.你自我感觉读书有感情吗28.6A有59.2%B一般12.2%C没有24.你父母认为你读书有感情吗22%A有59.2%B一般18.4%C没有25.你认为通过什么渠道可提高朗读水平28.6%A电视广播55.1%B课堂训练16.3%C专家指导四.朗读技巧朗读技巧好较好一般较差1.声音洪亮,吐字清晰28%34%36%2%2.读音准确,不读错字别字14%46%38%2%3.不随意增、删、调、换字词30%34%30%6%4.通顺流利,不重复回读10%40%44%6%5.语速快慢适度,符合语境18%30%36%14%6.语气连贯,断句恰当,18%36%40%6%7.重音恰当,语义准确24%30%44%2%8.语调语气,符合语境18%30%46%6%在观看多次教学观摩课上,很多老师的朗诵对我触动很大,他们激情澎湃地吟诵、忘我的投入使我体会到“文字是平面的,朗诵是立体的;文字是冰冷的,朗诵是有温度的。”同时令我反思:我在语文教学中是否重“文”轻“语”呢,因为课时紧张、因为中考是书面考试、因为自己没勇气放声朗读…..而美读吟诵的9个方法使我感到它的意义所在:正己意、准其音、放其声、揣其意、理其层、摹其情、想其情、演其形、熟其文。《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新课程标准》还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体验品位。”朗读不仅是感悟课文内容的重要手段,也是体现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重要特征,重视朗读能充分激活学生的内心世界,引发个性张扬,促进主体发挥,享受阅读教学的无限乐趣。为了准确掌握学生语文朗读的现状及形成的原因,我对七年级5个班30名,八年级35名,九年级35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此问卷的设计编写均出自学生和老师之手。首先请同学们每人根据自己对朗读的认识理解出三道题,并设计三个选项,我收上来之后,加以分类整合为三部分内容:朗读兴趣、朗读习惯、朗读效果,并增加了朗读技巧的调查内容,目的是较全面客观地了解学生朗读情况。统一时间答卷,收上之后逐一输入电脑进行统计核算(有个别题学生漏答)通过问卷分析,我发现学生的语文朗读兴趣不高。对朗读兴趣一般的学生占38%,还有10%没有兴趣。从问卷上反映出的问题来看,自我分析学生语文兴趣不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原因:第一,语文课堂学习未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语文实践活动的缺乏,抑制了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第三,,语文的测评方式,阻碍了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