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秋天的图画秋天来啦,秋天来啦,山野就是美丽的图画。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谁使秋天这样美丽?看,蓝天上的大雁作出了回答,它们排成一个大大的“人”字,好像在说——勤劳的人们画出秋天的图画。1、本文共有句话。2、找出一处比喻句,抄在下面“”上并回答。在这个句子中,把()比作()。3、写一写秋天还会有哪些美丽的图画?-2-羊妈妈收菜羊妈妈带着小羊到菜园去收菜。他们走到萝卜地里。羊妈妈拔了一个萝卜。小羊要吃萝卜叶子。羊妈妈说:“萝卜的根最好吃。”他们走到白菜地里。羊妈妈拔了一棵小白菜。小羊要吃白菜的根。羊妈妈说:“白菜的叶子才好吃呢!”他们走到西红柿地里。小羊要吃西红柿的叶子。羊妈妈说:“要吃西红柿的果实呀!”1、读拼音写词语。càiyuánluóboxīhóngshìguǒshí()()()()2、短文共()个自然段。3、羊妈妈带着小羊到了哪些地方?(1)(2)(3)4、填空。(1)西红柿的好吃。(2)萝卜的好吃。(3)白菜的好吃。-3-黄山奇石就说“仙桃石”吧,它好像从天上飞下来的一个大桃子,落在山顶的石盘上。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有一只“猴子”。它两只胳膊抱着腿,一动不动地蹲在山头,望着翻滚的云海。这就是有趣的“猴子”观海。“仙人指路”就更有趣了远远望去那巨石真像一位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着手臂指向前方1、请将文中最后一个自然段填上合适的标点。2、短文介绍了、、这些奇石。课文里还介绍了、、、……奇石。3、请用“~~~~”在文中画出至少两处比喻句。4、文中“猴子观海”,“猴子”是指,“海”是指。-4-动物园猴山上的猴子真多!有的蹲(dūn)在地上摆弄小石子,有的互相打闹(nào),跳来跳去,还有的在打秋千。猴妈妈一只手搂(lǒu)着小猴子,一只手给小猴抓痒(yǎng),小猴依(yī)偎(wēi)在妈妈怀里,好像在说:“真舒服!”1、这段话共有句。用“~~~”画出最主要的一句。2、找出文中的动作词,用“○”画出。(4个以上)3、用“有的……有的……还有的……”造句。4、看到了这些猴子,你最想说的话是。-5-植物妈妈有办法孩子如果已经长大,就得告别妈妈四海为家。牛马有脚,鸟有翅膀,植物要旅行靠的什么办法?1蒲公英妈妈准备了降落伞,把它送给自己的娃娃。只要有风轻轻吹过,孩子们就乘着风纷纷出发。苍耳妈妈有个好办法,她给孩子穿上带刺的铠甲。只要挂住动物的皮毛,孩子们就能去田野、山洼。豌豆妈妈更有办法,她让豆荚晒在太阳底下。啪的一声,豆荚炸开,孩子们就蹦着跳着离开妈妈。植物妈妈的办法很多很多,不信你就仔细观察。那里有许许多多的知识,粗心的小朋友却得不到它。1、课文中介绍了哪些植物妈妈传播种子?它们分别依靠什么办法传播种子?a.依靠传播种子。b.依靠传播种子。c.依靠传播种子。2、课文最后一小节中“那里有许许多多的知识,粗心的小朋友却得不到它。”“那里”是指“它”是指3、为什么说“粗心的小朋友得不到它?”-6-蜗牛和蚯蚓绿油油的菜地里,一只蜗牛在墙角边爬。蚯蚓看见了,问:“蜗牛哥,你到(那里、哪里)去呀?”蜗牛说:“我要到墙顶上去,看看远处有些(什么、怎么)。”蚯蚓突然笑了起来,“哼!你也想到墙顶上去吗?不要幻想了吧!你可是爬得慢慢腾腾的呀!”蜗牛不(理、里)它。慢慢地爬上了墙壁。蚯蚓觉得蜗牛太可笑了,就去睡觉了。蚯蚓一觉醒来。(再、在)也看不见蜗牛了,原来蜗牛早已爬上了墙顶了。1、划去括号里不恰当的字词。2、照样子写词语。绿油油慢慢腾腾3、蜗牛先是在爬,后来慢慢爬上了,最后爬到4、蚯蚓一觉醒来看不见蜗牛是因为5、短文的寓(yù)意是:(在正确的括号里打“√”)a、蚯蚓太骄傲了。()b、蚯蚓瞧不起蜗牛。()c、做任何事,只要有决心、有毅力,就一定能做到。()-7-孝鸟乌鸦全身是黑色的,不怎么好看,它的叫声也不好听。可是它很可爱。它还有个很好听的名字,叫“孝鸟”。乌鸦爱它的爸爸妈妈。当爸爸妈妈老了的时候,飞不动了,也找不到东西吃了,小乌鸦就天天飞出去,到处找东西给爸爸妈妈吃。不管是刮风还是下雨,乌鸦都不怕,照样飞出去找吃的。找到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