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现象》复习导学案设计人:高勇博课型:复习课姓名:班级:【学习目标】(1)认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2)了解乐音的特性。(3)知道噪音的危害和控制方法。(4)了解现代技术中声学知识的一些应用。【重点难点】(1)重点是认识声音,知道声音的产生、传播。(2)难点是会辨别音调和响度,及对两者影响因素作出合理的判断。【学法指导】(1)根据知识框图,查缺补漏,将本章知识体系化、网络化。(2)复习时切忌粗心大意,注意对易混点(音调、响度)对比分析,抓住关键字。(3)联系生活,强化与声音相关的自然现象和生活实际问题的解析。【自学导航·知识梳理】【考点归纳·问题导学】★声音产生条件、传播:1、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声势浩大的“击缶而歌”精彩绝伦,缶声是由于缶面产生的然后通过传播到现场观众耳朵的。2、太空中的宇航员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花样游泳的队员只听着音乐就可以在在水下完成优美的舞蹈是因为;下雨天,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是因为;某人对着山谷大喊一声,0.2s后听到了自己的回声,则人距离山谷的距离大约是m。★乐音的特征3、下面是老牛和蜜蜂的对话,你认为对的是,谈谈你的看法:1声现象令人厌烦的噪声是较好的生活环境。乐音与噪声:乐音的波形是的;噪声的波形是的。声音的等级:声音的大小用表示,单位是:噪声的控制:处控制噪声;中控制噪声;处减弱噪声。人耳听不见的声音人耳听觉的频率范围:Hz超声波频率高于Hz的声波叫做超声波。特性:方向性好,能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应用:声呐﹑B超﹑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剂﹑超声波焊接器。次声波频率低于Hz的声波叫做次声波。应用:预报地震﹑台风﹑监测核爆炸。声音是什么声音是由于物体的产生的。的物体叫做声源。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不能在传播。声音是一种波声音是一种波,叫做声波。声波具有(声波击碎胆结石,声波使烛焰晃动)声速一般来说,声音在中的传播速度最小,次之,中速度最大。空气中的声速约为m/s。声音的特性声音的叫做响度。响度与声源振动的有关,越大,响度越大。响度与人到声源的有关,越远,响度越小。响度音色:音色用来辨别不同的发声体。它反映了每个物体发出的声音音调声音的叫做音调。声音的音调决定于声源振动的,声源振动的越快,音调越高。振动的快慢用声源振动的次数——频率表示。频率的单位。吹牛,还是我的音调高,响度更比你的大老牛,虽然我的声音响度小,但我的音调比你高。4、在操场上上体育课,体育老师发出的口令,近处的学生听到了,而远处的学生没有听清楚,其原因是()A.远处学生听到的声音响度小B.老师发出的声音音色不好C.老师发出的声音频率低D.传到远处学生处的声音是次声波5、指出下列各种声音现象,反映了声音的哪些特征:(1)“震耳欲聋”是指声音的_________;(2)“脆如银铃”是指声音的_________;(3)“悦耳动听”是指声音的_________。★噪声与环保、声现象在科技中的应用6下列实例中属于声传递能量的是()A.用声纳探测海底深度B.用超声波清洗眼镜C.医生用听诊器为病人检查身体D.听到隆隆的雷声预示着要下雨7、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振动波及半个中国!灾情发生后,天翔迅速上网搜索了一些关于地震的知识:地震的频率范围大约是1HZ~100HZ;在传播途中振动的幅度逐渐衰减,而且频率越高衰减得越快。请结合这些信息在下列说法中选出错误的一项()A.5月12日14时28分,宝鸡市地区也产生了强烈震感B.发生地震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C.在汶川,人们可以听见地震时发出的声音,音调比较低沉D.在距离汶川较远的地方,人们可能感受到了震动,但听不到声音★关于声现象的实验探究8、探究声音的强弱与什么因素有关:猜测:鼓声的响度可能与鼓面振动的幅度有关.想出一种能显示出鼓面振动幅度大小的办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分析探究过程可知(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达标检测·自我评价】1.一种新型保险柜安装有声纹锁,只有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才能打开,别人即使说出暗语也打不开锁。这种声纹锁辨别主人声音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