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初步认识》课堂实录教学目标:1、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正确地认、读、写简单的分数;2、在初步认识分数的同时,了解人成长发育过程中的有关知识,培养对数学的兴趣。教学过程:1、环节一[导入过程]师:周末的时候,张芳和李宁出去玩,(请大家看屏幕,课件出示)她们带了一些东西,可是该怎么分呢?她们俩遇到一些问题!你愿意帮他们两个分一分吗?四个苹果谁来!(每人两个);多简洁的语言,两瓶水,(每人一瓶)好的,老师发现我们同学特别善解人意,你们看,这每人分得同样多,数学上,我们把这样的方法叫做——(平均分),老师把它写下来。(平均分,板书)可是问题来了,这蛋糕才有一个,还能平均分成两份吗?(能):那想一想,要是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两份,每人分得多少呢?(课件出示这个问题)大声告诉老师。(一半):没错,会分吗?如果这个时候把那个刀给你,你打算怎么分?(从中间切两半)老师来试试看好吗?注意观察,是这样吗?用手指一指,这蛋糕的一半在哪里?师:老师发现有的同学指的特快,那这是蛋糕的一半吗?这个呢?(是):老师明白了,也就是说,我们只要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两份,那每一份都是这个蛋糕的一半。是不是?(是)没错。:不过,问题又来了,这一半该用什么样的数来表示呢?有谁听说过?你来试试1:用50%表示;(可以,这位同学了解得真不少,他觉得一半可以用师:还有不同的吗?你来生2:分数。师:哪个分数知道吗?2:不知道,只是觉得一种直觉,只是直觉分嘛分嘛,就应该用分数表示。师:多好的直觉呀!你还想说。生3:也可以用小数表示:既可以用这位同学说的来表示,也可以用这位同学说的来表示,还可以用这位同学说的表示,还记得叫什么数吗?(分数)没错,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分数。(板书课题:认识分数)2、环节二:[认识蛋糕的1/2]:那到底应该用怎样的分数来表示呢?还是先来仔细观察这一半!(课件闪动):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两份,这一份正好是两份中的几份呀?(一份)对啦,瞧,平均分(课件出示分数线)两份,中的一份,(完整的师:会读了吗?(会)谁来试试?找几个生来读一读。一起读。师:没错,同学们,这一份是整个蛋糕的二分之一,那另一份呢?(也是二分之一)对啦!也是这两份当中的一份,二分之一,也就是说,我们只要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两份,然后这其中的每一份都是这个蛋糕的1/2。师:这话可重要了,老师把它写下来好吗?(好)提醒老师怎么说?(把一个蛋糕平均分…………)(一定要注意平均分。这个每份说的多好,)你知道这个它指的谁吗?(蛋糕)没错。3、环节三:[动手操作体验纸的1/2]师:刚才呀,我们通过平均分成了两份,认识了蛋糕的二分之一,睢,老师这有一张长方形纸,这张长方形纸的二分之一怎么来表示呢?(生:对折,)有的同学都已经知道了,先不忙,我们来看看要求,拿一张长方形纸,折一折,涂色表示它的1/2?生动手操作。师:折完了吗?举起来给老师看看,可是光给老师看不行,我们的作品还得和全班同学共同分享,你们说是不是?(是)谁愿意第一个来说一说,好,有请你到前面来。生交流,谁的折法和她的一样?哎,其他同学你们是怎么折的?你来说说,你觉得这样涂色部分是整个图形的1/2吗?(是)谁也是这样折的?师:看来呀,一张长方形的纸,即可以横着对折,也可以竖着对折。还可以怎么对折?(斜着)多聪明的折法。师:还可以斜着对折成一个三角形,想像出来了吗?没想出来,老师这就做了一份,来,睁大眼睛,来看一看,涂色部分是整个长方形纸的1/2吗?(是)师:有的同学觉得折纸太有意思了,把你的第一张纸轻轻的放进书箱里。课件展示(三种分法)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普普通通一张长方形纸,我们既可以这样对折,(出示三种折法。)显然,这三种折法各不相同,那你有没有发现他们之间有没有什么共同的地方?谁来试试?(都是长方形;都是表示的1/2)师:是1/2吗?再看看为什么都能表示出1/2吗?刚才有同学已经提出,他们是不是都分成了两份?(是)那是怎么分的呀?(对折)用我们数学上的话怎么说来着,看看这里。(平均分)对了,看看是这样吗?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