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腰三角形专题复习教学设计课题等腰三角形教学目的和要求1、知识与能力目标(1)使学生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及判定定理(2)能灵活应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解决有关问题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解决有关问题时,让学生体会分类思想和转化的思想3、情感与态度目标(1)在分类讨论中使学生学会周全考虑问题,养成严谨的思维习惯(2)在评价的过程中,体会学习的乐趣重点与难点重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判定的灵活应用难点:分类讨论思想、转化思想课型复习教法启发互动,讲练结合教具多媒体教学过程一.知识梳理(一)等腰三角形的有关概念及分类定义: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相等的两边叫做腰,另一边称为底。两腰的夹角叫做顶角,底和腰的夹角叫做底角。(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PAGE\*MERGEFORMAT2从边看:等腰三角形的两腰相等。从角看: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简称“等边对等角”)从重要线段看: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线互相重合。(简称“三线合一”)从对称性看: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三)等腰三角形的判定1.定义: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2.有两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简称“等角对等边”)(四)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1.定义:三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边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也叫正三角形。2.性质:(1)三条边相等。(2)等边三角形的内角都相等,且等于60°。3.判定:(1)三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定义)(2)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二.课堂小结(一)PAGE\*MERGEFORMAT2(二)等腰三角形实际解题中的一些数学思想1.分类讨论思想①等腰三角形有两边长分别为3cm、4cm,则周长为cm。变式等腰三角形有两边长分别为2cm、4cm,则周长为cm。②等腰三角形有一个内角为70°,则一个底角为度。变式等腰三角形有一个内角为100°,则一个底角为度。③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所成的锐角为40°,则该三角形的底角的度数为()A.50°B、65°或40°C.40°D.25°或65°2.转化思想构造等腰三角形,进而转化为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为解题服务。常用的构造方法有:①“角平分线+平行线”构造等腰三角形。BDECAPAGE\*MERGEFORMAT2②“角平分线+垂线”构造等腰三角形。21DCBA③“垂直平分线”构造等腰三角形。④“三角形中角的2倍关系”构造等腰三角形。练习1.如图,已知BD是△ABC的角平分线,点E,F分别在边AB,BC上,ED//BC,EF//AC.求证:BE=CFPAGE\*MERGEFORMAT2练习2.如图,等腰△ABC中,AB=AC,∠A=20°,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D,交AC于E,连接BE,则∠CBE等于()A.80°B.70°C.60°D.50°3.方程思想①如图,在△ABC中,AB=AC,点D在AC上,且BD=BC=AD.求△ABC各角的度数.三.挑战自我直线AB与y轴,x轴交点分别为A(0,6),B(8,0),坐标轴上有一点C,使△ACB为等腰三角形,这样的点C()个A.5个B.6个C.7个D.8个四.布置作业练习册第22页第1、2、3、4、5题。板书设计等腰三角形一.概念二.性质三.判定PAGE\*MERGEFORMAT2四.分类讨论思想课后评价与反思时间上比较赶,导致语速偏快,应该在前面知识梳理加快一点,后面的数学思想着重讲解。PAGE\*MERGEFORMAT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