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作业37河流综合治理与开发、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时间:30分钟满分:5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6分)(2010·福建厦门)东北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业基地,是我国玉米、大豆等作物的主要产区和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读下图,回答1~2题。1.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判断,比重逐年增加,增长幅度最大,潜力巨大的是()A.玉米B.大豆C.水稻D.粮食解析:图中所示农作物中比重逐年增加的只有水稻。答案:C2.上题正确选项的农产品在纬度较高的东北地区也能种植的主要区位因素是()A.土地广阔平坦,黑土肥沃B.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C.农业机械化程度高D.地广人稀,人均土地面积多解析:水稻生长需较高的温度和充足的降水,东北地区虽然冬季气温低,生长期较短,但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适合水稻生长。答案:B(2009·全国文综Ⅰ)我国南水北调方案中涉及的某水源地总面积约94700km2,下表为该区域部分土地覆被类型面积构成,下图示意该区域部分土地覆被类型的地形构成。据此回答3~5题。部分土地覆被类型面积构成类型箭竹及灌丛阔叶林旱地水田石砾地、裸地高山灌丛草甸比重(%)28.9025.3010.403.105.700.013.在该水源地内()用心爱心专心1A.阴坡坡度大于阳坡坡度B.平均海拔水田低于旱地C.石砾地、裸地多分布在山坡上D.河谷中阔叶林面积最小解析:要注意到题图是该区域部分土地覆被类型的地形构成。读图可知,水田和旱地合起来阳坡所占面积比例大于阴坡,而耕地多在平地和缓坡地形区,故可确定A正确。答案:A4.保护该水源地山地阳坡生态环境应采取的主要对策是()A.保护高山灌丛B.防治水土流失C.维持林地的采育平衡D.扩大梯田面积解析:回归主干知识,水源地应保持水源充足和水质良好,故应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同时保护水源地不能单单考虑某种植被,而应从整个流域出发,综合治理保护。答案:B5.该水源地位于()A.长江三峡谷地B.青藏高原C.汉江谷地D.江南丘陵解析:南水北调不经过青藏高原和江南丘陵,排除B、D。长江流域面积有180万平方千米,即使是三峡谷地河段也远远大于94700km2,这样也可以排除A。答案:C(2010·启东5月)下图为某流域河流分布图及其干流河床对应的剖面图,据图回答6~8题。6.计划开发河流的水能,修建大坝的最理想位置是()A.a处B.b处C.c处D.d处解析:图中c处落差大,水能丰富,汇水区域较广,淹没耕地较少。答案:C7.该流域的洪水危害最易发生的河段是()A.a处B.b处C.c处D.d处解析:d位于海拔低于100米的平原地区,河流在d以上河段落差大,汇水区域广,河流径流量大。答案:D8.M河流域植树造林,植被主要的生态功能是()A.防风固沙B.调节气候C.涵养水源、保持水土D.美化环境解析:在河流水源地的树木,其主要环境效益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用心爱心专心2答案:C(2010·河北调研)读“东北地区中、西部的草业—畜牧—加工业耦合发展模式图”,完成9~10题。9.为实现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今后东北西部草原地区农业发展的方向是()A.以增强抗衡国外农产品进入国内市场能力为重点,建设绿色食品基地B.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做好生态建设和增加农民收入工作C.强化人工草地建设,发展草业经济,可减缓退耕、退牧工作的实施D.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特产品配套加工业解析:A项是东北平原区农业发展的方向;C项中强化人工草地建设,发展草业经济,可推动退耕、退牧工作的顺利实施;D项中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特产品配套加工业是东北山区农业发展的方向。答案:B10.关于此耦合发展模式图的叙述,正确的是()A.可以有效保护西部草原的生态环境B.发挥内部不同区域的优势,各自独立,发展专业化生产C.反映了西部草原区与中部产粮区之间的一种竞争关系D.这种发展模式不利于各自优势的充分发挥解析:此耦合发展模式可发挥内部不同区域的优势,相互协作,发展专业化生产;反映了西部草原区与中部产粮区之间的一种密切协作的关系;有利于各自优势的充分发挥。答案:A下图是我国南方某县境内某河流下游横截面略图,该河下游所在地区的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读图回答11~13题。11.我国南方农村存在着较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图中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