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区域发展差异和区域经济联系1.掌握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的范围2.了解我国改革开放的时空发展状况及东、中、西部发展的差异3.掌握我国南方与北方的区域差异,限制因素和发展方向5.理解我国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的成效与意义6.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意义7.理解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8.掌握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的具体措施、线路等1.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带的划分(1)划分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差异。(2)三大经济地带的范围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程度东部地带:不包括港、澳、台的_____11个省级行政区(辽、冀、津、鲁、苏、沪、浙、闽、粤、桂、琼)和北京市,计12个省级行政单位。中部地带:___、吉、内蒙古、晋、豫、___、湘、___、赣等9个省级行政单位。西部地带:____(川、渝、云、贵、藏)和_____(陕、甘、宁、青、新)的10个省级行政单位。沿海鄂皖黑西南西北2.东、中、西部发展差异东部地带社会经济相对发达,工业化、城市化和科技教育水平都比较__,中、西部地带总体发展水平明显____于东部地带。高落后项目东部地带中、西部地带产业结构差异产业结构加工制造业和第三产业相对_____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还占有较大比重工业结构以_____或轻重混合型产业为主西部地带:以____产业为主;中部地带:表现出一定的过渡性特征发达轻型重型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差异工业化水平东部地带:工业化进程快,工业产值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带。外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民营企业比重大,________产业蓬相对落后,仍以____型工业为主体城市化水平城市化水平高于中西部地带;城市综合经济实力强;城市分布密度__;出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城市密集带城市发展____;中心城市发展快高新技术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传统滞后对外开放的差异开放程度__,吸纳外资能力__对外开放程度较__。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后,西部地区积极加强对外联系,与周边国家进行广泛的经贸合作高强低3.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1)对口帮扶成效明显。(2)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的合作项目不断增多;同时,国家加大了对西部地区的政策支持和投资力度。(3)东西部地区合作中,科技、信息和人才的联系日益密切。(4)东、西部地区在合作中实现了相互发展。区域影响因素东部地带中、西部地带自然因素地形以平原和低山丘陵为主以高原、盆地、山地为主气候以季风气候为主以温带大陆性气候和高寒气候为主自然资源水热资源、生物资源、石油、煤炭丰富各类矿产资源丰富、风能、太阳能、地热等丰富社会因素城市化水平较高较低科技、教育和文化发达欠发达对外开放程度高较低经济因素发展基础发展早基础好发展较晚,基础较差产业结构较合理不合理交通运输状况交通便捷、海陆联运方便交通通达度低、交通不便1.东部经济地带的优势是()①集中了我国最主要的工业区和主要的农业基地②经济国际化程度较高,出口份额高③具有能源和矿产资源的明显优势④在沿边经济贸易上有较大优势⑤具有高科技文化的优势A.①②③B.③④⑤C.①②④D.①②⑤解析:东部经济地带位于东部季风区,气候湿润,雨热同期,地形以低平的丘陵和平原为主,因而对农业的发展极为有利;面向大海,海岸线漫长,交通便利,便于发展外向型经济;工业发展起步早,发展快,科技发达,但能源和矿产资源缺乏。答案:D1.划分:东部季风区以__________一线为界,以北地区为北方,以南地区为南方。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差异秦岭—淮河2.差异北方南方优势平原面积广阔;____、_____、_____、铁矿等资源丰富热量_____,水分____,________矿产、生物资源、_____资源等相当丰富限制性条件水资源____,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严重等_____灾害、环境污染、山地丘陵地形破碎等森林煤炭石油丰富充足有色金属水力不足洪涝经济发展与人地关系是我国主要的重工业地区和_____基地,当前面临着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对外开放、改善生态环境等紧迫任务沿海地区外向型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随着______和______的快速推进,人地关系日趋紧张能源工业化城市化2.我国南方和北方的主要差异区域项目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自然特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