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专题一做到触类旁通做到触类旁通明确高考动向明确高考动向形成知识体系形成知识体系2012高考统计高考动向分析试卷考点题型1.从命题内容上看:集中于古代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的发展状况、工商业城市的发展等全国卷工商业的发展选择题2.从题型上看:主要是新材料、新情境型的选择题,非选择题中加大了对商业发展及其影响因素和结果的考查山东卷登州手工业的发展选择题3.从能力要求上看:试题注重提供新材料、设置新情境,考查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广东卷牛耕技术2012高考统计高考动向分析江苏卷官营手工业,清代商业、手工业选择题4.从备考热点看:(1)经济史和政治史的结合,以古代经济政策和制度为切入点,考查经济对政治的影响(2)从命题角度看,主要着眼于考查生产工具的改进、耕作技术的进步、小农经济的特点、手工业的特征及典型成就、商业发展的阶段特征、影响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诸多因素(3)以近代史观看待“重农抑商”“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错失了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发展的良机,逐渐落后于世界经济发展潮流天津卷泉州对外贸易选择题浙江卷庄园经济选择题福建卷古代城市布局、古代商业政策选择题2012高考统计高考动向分析安徽卷经济重心南移、北宋“市”的发展选择题4.从备考热点看:(1)经济史和政治史的结合,以古代经济政策和制度为切入点,考查经济对政治的影响(2)从命题角度看,主要着眼于考查生产工具的改进、耕作技术的进步、小农经济的特点、手工业的特征及典型成就、商业发展的阶段特征、影响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诸多因素(3)以近代史观看待“重农抑商”“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错失了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发展的良机,逐渐落后于世界经济发展潮流北京卷商人的社会地位、北宋都城开封选择题2012高考统计高考动向分析北京卷商人的社会地位、北宋都城开封选择题4.从备考热点看:(1)经济史和政治史的结合,以古代经济政策和制度为切入点,考查经济对政治的影响(2)从命题角度看,主要着眼于考查生产工具的改进、耕作技术的进步、小农经济的特点、手工业的特征及典型成就、商业发展的阶段特征、影响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诸多因素(3)以近代史观看待“重农抑商”“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错失了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发展的良机,逐渐落后于世界经济发展潮流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1.古代中国的农业(1)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的演变:①从材质方面:木、石、骨到青铜、铁。②从工艺方面:打制到磨制再到冶炼、铸造。③从牵引动力方面:人力到畜力、自然力。(2)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小农经济在封建经济中始终占据主导地位,是封建社会统治的基础,它的稳固与否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否和政权的兴衰。“自给自足”中的“足”并非指“富足”,而是指仅满足于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很少进行商品交换。金属冶炼业原始社会晚期,掌握了冶铜技术;商周青铜铸造业繁荣;两汉时期发明了高炉炼铁和炒钢技术;南北朝发明了灌钢法丝织、棉纺业商朝能织出多种丝织品;西周能生产斜纹提花织物;西汉丝织业发达;唐宋丝织技术高超;明清丝织品超过前代,缎成为清朝丝织品的代表。元代黄道婆推广棉纺织技术制瓷业东汉烧出青瓷;北朝烧出白瓷;唐朝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宋代出现了五大名窑;明清时期瓷器种类丰富,江西景德镇是著名的瓷都2.古代中国的手工业(1)三大手工业部门:(2)我国古代民间手工业经营艰难的原因:①市场因素: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具有封闭性,因此,广大农民对市场上供应的商品的需求量不大。②官营压制:官营手工业规模大、技术精,对民营手工业产生了冲击。③政策限制:手工业者社会地位低下,封建政府往往对之征收重税。④社会动荡:民间手工业力量弱小,封建社会的动荡往往对其冲击巨大。朝代表现秦代管理“市”的法律规定,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汉代集中贸易的“市”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南北朝乡村形成“草市”,并实行行政管理唐代“草市”逐渐成为地方商业中心,晚期大城市出现“夜市”宋代“市”突破原先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吏的直接监管明清“草市”饮食服务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