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枝条柔软不易折取,所以古人常有剪刀将其剪断,放在花瓶中以供观赏,所以“剪”也就成了梅花的量词,是一枝的意思。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去万个英雄汉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清照园梅花泉清照漱玉泉李清照纪念馆山东青州李清照纪念祠李清照(1083-1155)号易安居士,南宋杰出女词人,济南人。李清照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家庭,与太学生赵明诚结婚后,清照与丈夫情投意合,相敬如宾。一同研究金石书画,过着幸福美好的生活。然而好景不长,赵明诚经常外出为学为官,赵李隔河相望,饱尝相思之苦。后来金人铁蹄南下,南宋王朝腐败无能,自毁长城。靖康之变后,她与赵明诚避乱江南,丧失了珍藏的大部分文物。赵明诚空怀满腔热血,可惜出师未捷身先死。赵明诚病死后,目睹国破家亡夫死,清照在“寻寻觅觅、冷冷清清”的晚年,她独自漂流在杭州、越州、金华一带,在凄苦孤寂中度过了晚年。李清照文词绝妙,鬼斧神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被尊为婉约宗主,是中华精神文明史上的一座丰碑。李清照的词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词主要描写热爱自然、伤春愁别和闺阁生活的题材,表现了女词人多情善感的个性。后期词则充满了“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浓重感伤情调,从而表达了对故国、旧事的深情眷恋。李清照的词独具一家风貌,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被后人称为“易安体”。有《漱玉集》。李易安人生之五不幸——国家飘摇丈夫病逝再婚不幸金石遗失晚年无子被誉为二、题解一剪梅,词牌名,又名《腊梅香》,得名于周邦彦词中的“一剪梅花万样娇”。词牌格式,双调六十字,前后阕句句用平韵,一韵到底,八个四字句一般都用对仗。朗诵练习一剪梅李清照结构特点:①本词为双调,每阕四句,每句四拍,与七律相似,节奏整齐。②双数句分解为两小句,每小句四字。诵读节奏: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红藕香残玉簟秋《白雨斋词话》中说:“易安佳句,如《一剪梅》起七字云:‘红藕香残玉簟秋’,精秀绝伦,真不食人间烟火者。”这一句写出了什么,对于表现本文的主旨有什么作用回答荷花既已凋谢,其他草木之花就更难见到。点明了时节,透露出秋景的冷落、萧条,而且渲染了环境气氛。暑退秋来,竹席也凉了,不止是说天气变凉,其实,也含有“人去席冷”之意,跟她独守空房关系倒更为密切,衬托出词人冷清与孤寂。红藕香残玉簟秋如果说“红藕香残”是从客观景物(视觉、嗅觉)来表现秋的到来,那么“玉簟秋”就是通过词人的主观感受(触觉)来表达秋的到来。这样一句话,把客观和主观,景和情都融化在一起了。轻解罗裳,独上兰舟独:在孤寂中所想到的排遣寂寞的方法——背面敷粉的写法,其正面意思是,如果丈夫在家,夫妻一起去划船该多好啊!过去和夫君双双泛舟,充满诗情画意,今天独自击楫,眼前的情景只能勾起往事,怎能排遣得了呢?轻解罗裳,独上兰舟这是作者在孤寂中所想的排遣寂寞的方法,她排遣掉寂寞了吗?回答:过去和夫君双双泛舟,充满诗情画意,今天独自登船,眼前的情景只能勾起往事,怎能排遣得了呢?词人因惦念游子行踪,盼望锦书到达,遂从遥望云空引出雁足传书的遐想,不管白日月夜,无论舟上楼中,萦绕于词人心头。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倒装句顺序:月满时——上西楼——望云中——见回雁——思及谁寄锦书来谁——赵明诚谁寄——明月自满,人却未圆;雁字空回,锦书无有无边的月色正如无尽的相思词人因惦念游子行踪,盼望锦书到达,遂从遥望云空引出雁足传书的遐想,不管白日月夜,无论舟上楼中,萦绕于词人心头。花自飘零水自流写眼前之景,花落水流,与“红藕香残”、“独上兰舟”相拍合花飘水流,是物的自在之态,女词人见此景象,极为伤怀,但花和水却不理会她的情怀,依旧不停地飘落,不停地流逝。花自飘零水自流这一句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运用了怎样的抒情方式?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