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珍惜无价的自尊第三节彼此尊重才能赢得尊重R七年级下册1、理解自尊与尊重他人是相互关联、密不可分的;懂得如何尊重他人。2、掌握尊重他人的方法。3、在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的过程中体验被尊重的快乐。学习目标自读阅读材料,说说晏子为什么要坚持从大门进城?晏子的行为说明他有什么样的品质?晏子是用什么样的方法维护自己的自尊的呢?课文精讲一、维护人格最重要晏子为了维护自己的自尊和国家的自尊,他要坚持从大门进城;晏子的行为说明他把自己的人格和国格看得比什么都重要;晏子是通过机智巧妙的回击楚灵王的种种刁难和侮辱来维护自己的自尊的。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自尊的人最看重自己的人格。谁若丢了人格尊严,那是自我作贱,别人自然也就不把他当人了。反之,则反而能赢得别人的尊重。这就是孟子说的“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人格的含义:人格是人的尊严、价值和品格的总和。维护人格就要在生活中培养诚实、勇敢、无私、正直、谦虚、奉献等为人们所称道的美德。惟利是图的人,历来有之。这种人为了钱一切都可以不管不顾,包括人格尊严。其结果,不仅败坏了名声,往往连应得的东西也失掉了。《蠢事大全》中有这样一则小故事:有个商人准备开店做买卖,请唐伯虎为他写对联。唐伯虎提笔写下“生意如春意;财源似水源”。岂知商人很不满意地说:“这两句太抽象,最好写看得见摸得着,一堆一堆的。”于是唐伯虎想了想,又写道:“门前生意,好似夏夜蚊虫,堆出堆进;柜里铜钱,要像冬天虱子,越捉越多。”商人一看,连连拍手称赞:“这好,这好,这两句太合我意了。”面对商人的称赞,唐伯虎想必会啼笑皆非。因为,那商人很可能无论什么黑钱、脏钱、血腥钱都敢赚,心里只有钱,把人格尊严都丢掉了,因而感觉不到对联是对他的莫大嘲讽,多么可悲!人格尊严是人的第二生命,维护人格尊严,要“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小结如果你得知有人曾说过你的坏话。早上一开门,你就发现有人在门口放了一个垃圾桶。如果班上有个爱搞恶作剧的同学向你后背洒墨水。二、自尊者豁达如果遇到下面的情况,你会如何处理?同学们都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下面让我们看看这些故事的主人公是怎么做的呢。武则天常听众大臣说狄仁杰为人宽厚。于是,她故意要试试狄仁杰,就问他想不想知道谁在背后说过他的坏话。狄仁杰坦然地答道:“如果臣有过错,臣便改正;至于有人到朝廷讲臣的不是,臣不想知道是谁。”有这么个故事:有个乡下人,正月初一一开门,就发现有人在门口放了一个陶罐(装骨灰用的)。这事儿干得够缺德的,大过年,这么一闹就全没气氛了。这人一转悠,就知道了,“好事”是邻村的仇人干的,估计也就是你拿了他的钉耙、鸡鸭不给,他挖了你的萝卜、青菜之类的仇吧。陶罐里开出的花那个乡下人把陶罐拿到田里装了泥土,并种进一棵梅花。又是年初一,花开了,他悄悄地把花送回那仇人的门口。在这一天,仇人羞愧地来到这位乡下人家里作揖说:老兄,我输了。有个爱搞恶作剧的学生向老师后背洒墨水。老师没有说什么,只是给他写了首小诗。“土地宽容了种子,拥有了收获;大海宽容了江河,拥有了浩瀚。天空宽容了彩霞。拥有了美丽;人生宽容了遗憾,拥有了未来。”学生看后,深思良久,主动向老师承认了错误。对老师更加敬仰。恶作剧宽容是一种伟大。自尊的人要懂得宽容,要有一种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还要学会用幽默去化解生活中的一些矛盾和尴尬。启示在人际交往中,我们为什么应该豁达乐观呢?想一想1.在生活中,人际交往是不可避免的。由于人与人之间的个性各不相同,生活环境与阅历各不相同,形成了不同的处事风格。正是不同性格的人生活在一起,才组成了多姿多彩的世界。不同性格的人生活在一起,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磨擦、纠纷甚至是矛盾,因此,我们应该养成豁达、乐观的性格。2.如果我们养成了豁达、乐观的性格,就不会太在意他人的评价与态度,还可以更多的欣赏来自他人的智慧与乐趣,享受自尊的快乐。议一议议一议::这样会不会伤害我们的自尊?这样会不会伤害我们的自尊?有些人说话尖刻,不注意他人的感受,常常直抒胸臆,有些人说话尖刻,不注意他人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