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念教育对策研究【摘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对大学生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必须始终帮助大学生认清、理解并使之坚定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当前新的形势下,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特定性和具体性愈加明显。【关键词】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政教育;对策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作了新的概括,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的内涵:一是对党的领导的信任;二是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三是对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和信念。因此,实际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始终置理想信念的三个方面于核心地位,相关教育工作的展开也紧紧切合这一主题。学界对此的研究也非常重视,其主要方面涉及如下内容:第一是关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重要意义的研究。大部分学者都是从高校培养目标和当今国际国内环境出发,论证了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意义。也有学者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大意义:一是从大学生自身的特点来看重要意义;二是从大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来看重要意义;三是从大学生未来在推动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来看重要意义。第二是关于理想信念概念特征及其相互关系问题的研究。作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元问题”研究目前学界也给予了充分关注,对所涉理想、信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等概念的分析在学理上也基本有较为一致的认识。如研究者对理想信念教育的概念进行了解析,认为把“现有对理想信念内涵的界定与信仰的内涵进行比较,可以发现,理想信念就是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第三是关于大学生理想信念缺失的成因研究。对大学生理想信念缺失的原因也是学界广泛思考的问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题。总体而言,目前对大学生理想信念缺失的成因形成了比较一致的看法,而且基本从社会、学校、家庭、自身等内外部因素来探讨。如认为当前社会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和市场体制的利益驱动、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唯科技主义的盛行、价值相对主义思潮的影响和多元文化的冲突对抗网络传媒的兴起和信息社会的虚拟流变对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带来了严峻挑战。由于专门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研究才刚刚开始,为此实际上对大学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的研究大多是建立研究基础之上的。特别是在方法论层面,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研究既是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理论化和具体化,也是过去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一种延续和深化。所以,总体来看,尽管对其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理论成果,但现有的研究仍存在一定不足,体现在:第一有关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的理论的提升和凝练不够。比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的概念、内涵和本质特征的研究;一般性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与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的相互关系;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理论基础的研究,等等。第二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的研究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的区分度不明。表现为学界对二者的关系和差异缺乏鉴别和比较,时常混淆。有的研究对“什么样的理想信念才是我国大学生起码应该具备的”缺少学理性化、民族化的探讨。总体来看,对大学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的研究远没有达到一般性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的高度,不仅文献数量不多,而且研究深度有限。第三相关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的对策探讨缺乏整体架构。从研究文献来看,现有的研究一般只涉及到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的某一个问题或者某几个问题,很少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进行系统深入地研究。而且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紧密度还不够,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和途径缺乏一定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综合以上的分析,今后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的研究应着力于以下方面:第一要深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