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去哪儿了?本想趁着凉爽的雨天去图书馆换书的,无奈门口张贴的告示让我改变了安排。告示上说从6月24日起,自动借书还书系统升级,原来借的书还不了,今天想看的书也借不了。我走进安静的图书馆,拿了一本书,找了张椅子坐下,静静地翻阅。书是我教书时最羡慕的一个老师李镇西写的,名字叫《亲友我》,以前看的多是他的讲课实录和教育心得,浏览目录时发现昔日也不过是一名中学语文老师的他现在已然不仅仅在教育方面有名了,陡然间更是佩服。他在序言里说,在作家中我是会教书的,在教师中我是能写作的。爱好与职业很好的统一在一起。于我来说,无异于当头棒喝。曾经文学也是我的爱好,教书也是我的职业。可是,现在的我连写一篇作文的底气也没有,对于职业自己更是看得轻而又轻,甚至有些厌烦了,看着他的文字,走进他的生活,发现自己真的荒废了光阴,蹉跎了岁月,浑浑耗耗,迷失了方向,丢掉了灵魂。我的梦想去哪了?前几日回家的时候,发现自己原来写的那些教育周记,一堂堂灵动的课,甚至失败的课又浮现在脑海里,笔下的学生似乎重又站在眼前,当时的抱怨化现在作对学校的感激,如果不是当初那样严格的要求,哪会有一篇篇内容详实而又富有真情实感的教学心得呢?记得当初从那里回来时,告诫自己把这个习惯坚持下去,可是十年过去了,竟然连一篇也没写过。放弃的理由貌似很多,但真实的原因就一个——对自己的放纵。由于放纵自己,该好好上班的,却成了吊儿郎当的晃晃;由于放纵自己,本来可以继续提高的,几近成了单位的边缘;由于放纵自己,买来的古筝成了摆设;由于放纵自己,出门在外都不好意思说出自己的职业,更不用说什么抱负理想之类的一切……想想近十年自己走过的路,有让我欣慰的,更多的或许是无奈,抑或说是心里的懈怠,当现实与理想有一点碰撞的时候,总是立马选择了现实而抛弃了理想,全然没有一丁点儿坚持与努力,现在反省,不知是否还来得及?今年起开始在家和单位之间往返,到了五月份的时候,迎着太阳走在回家的路上,淋着细雨奔跑在上班的途中,心里有时候也想着要放弃的,宽慰自己说大不了不要那点钱了吧,可是有时候又有一个声音说,这么大点困难都坚持不住,还能干什么事情呀?脑中的这两种想法晚上交战,第二天早上前一个就缴械投降,我终于将半年的上班完整的进行到底,不仅保住了自己的工资,更重要的是我没有轻易放弃,有效战胜了自己内心的懒惰,屏蔽众多的借口,只为刷新一个理由——坚持。为了重新被唤醒的梦想,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