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建平中学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三专题四第1课《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学案1、掌握孙中山新旧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2、重点:A、认识新旧三民主义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B、比较新旧三民主义的不同,认识孙中山思想的与时俱进。[自主学习]一、孙中山的三民主义1、三民主义的背景:3、三民主义的内容:内容关系内容具体主张评价民族主义(革命)推翻反动统治,实现积极:局限:(见下面)民权主义(革命)创立民国推翻,建立。民生主义(革命)反对封建土地所有制。“”“”是资本主义土地纲领。4、三民主义的评价:⑴性质: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纲领。⑵积极:①被孙中山称为“”,描绘了振兴中华,实现的蓝图。②集中反映了资产阶级对的追求和发展的要求,反映了人民争取和的强烈愿望,代表的方向。③在时期发挥了巨大作用,成为鼓舞人民革命斗争的。⑶局限:①对抱有幻想,没有明确提出主张。②没有废除和彻底解决问题。③这些决定了革命派不可能彻底完成民主革命任务。思考回答:1.孙中山三民主义的思想核心是什么?为什么?民权主义(1)民权主义的目标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是民主革命的首要任务。它从理论上解决了当时需要解决的夺取政权和建立政权的问题。(2)三民主义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广大人民(包括资产阶级)与封建主义的矛盾,与民权主义所要解决的问题吻合。5、三民主义实践及结果:二、新三民主义的提出1、提出原因:⑴孙中山捍卫斗争的失败。⑵十月革命和中共的影响,认识到真正的革命力量在之中。⑶接受共产国际和中共的建议,改组,实行、、三大政策。⑷1924年,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2、提出标志:1924年,国民党一大通过的《》3、主要内容:新三民主义主要内容民族主义⑴突出内容,提出争取中华民族真正的自由和独立。⑵国内平等,反对民族压迫。民权主义主张的民权:⑴给的团体或个人以自由权利。⑵剥夺效忠于帝国主义和军阀的团体或个人的自由权利。⑶强调民主化,召开,实行新制度,使人民真正管理政权。民生主义以,为主要原则。⑴平均地权:核定地价,增价归公,给佃户以土地.后提出主张。⑵节制资本:一些企业由国家经营,使私人资本不能操纵。⑶对工人:由国家制定劳工法,改善工人生活。新旧三民主义特点之比较:旧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民族主义突出,矛头指向提出的目标民权主义只抽象提倡“”主张的民权,反帝反封相结合民生主义只有又提出,承认“”,谋求思考回答:2、通过上表的比较,回答与旧三民主义相比,新三民主义的“新”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新”在反帝、“新”在强调了普遍平等的民权、新”在扶助农工4、重要影响:促进了合作,推动了高潮的到来。5、评价:⑴进步性:①新三民主义是政治基础和时期的旗帜。②新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在道路上迈出的崭新一步。是他一生中最伟大转变。⑵局限性:新三民主义在理论上、纲领上仍未超出的范畴。★☆1、新三民主义和中共民主革命纲领根本区别及其原因是什么?两党的革命纲领有原则的区别:民主革命胜利后的前途不同;区别原因:两党所代表的阶级利益有根本的不同。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试观日本一国,与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维新之政为日几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观……——孙中山《上李鸿章书》(1894年6月)材料二“革命为惟一法门。”“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孙中山《在檀香山正埠荷梯厘街戏院的演说》(1903年12月13日)材料三:“革命以来迭次发生乱事,均因各国援助一派武人,逞其野心所致。故非排除扰乱中国之外国势力,中国之统一和平乃决不可能。”——1924年孙中山《在神户欢迎会上的演说》请回答:(1)孙中山上书李鸿章的目的是什么?(2)与材料一相比较,就改造中国的方法和目的而言,1903年孙中山的思想有了哪两个显著变化?(3)孙中山对帝国主义有了怎样的新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