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考查知识点及角度难度及题号基础中档稍难生态破坏与自然灾害7、89、10、11环境污染与自然灾害31、2工程活动与自然灾害54、6一、选择题赤潮是海水中某些微型藻、原生动物或细菌在一定环境条件下暴发性增殖或聚集在一起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生态异常现象。这一概念最早是因海水变红而得名,现已成为各种赤潮的统称。据此并根据下图回答1~3题。1.赤潮导致大量海洋生物死亡,主要是()。A.因海水温度太高而死亡B.因过度缺氧而死亡C.因缺乏围栏保护而中毒死亡D.因船舶漏油污染而死亡2.赤潮频发,即使鱼类没有死亡,也会聚集超量的有害物质,最后转嫁给人类,这种转嫁过程直接参与了()。A.水循环B.生物循环C.地壳物质循环D.大气循环3.在我国近海中,发生赤潮的次数最多、危害最重的海域是()。A.渤海B.黄海C.东海D.南海解析第1题,产生赤潮的原因主要是海洋受到污染,海水富营养化。赤潮的出现,使生态系统受到严重破坏,一方面,赤潮生物在生长繁殖和死亡分解过程中,都要消耗水中的溶解氧,使鱼、贝等缺氧窒息而死。同时它们在代谢过程中也产生大量的生物毒素,引起鱼类等病变。A、C、D选项与赤潮无关。第2题,赤潮的发生引起海洋环境的恶化,可能引起食用被赤潮毒素污染的海产品的人群中毒,这种物质在食物链中的传递过程属于生物循环。第3题,读图可知,浙江省赤潮发生的次数最多,面积最大,浙江临东海。答案1.B2.B3.C读上海市地下水位与地面沉降关系图,回答4~6题。4.图中等水位线与沉降量曲线的关系是()。A.正比例B.反比例C.正相关D.负相关5.上海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是()。A.大气降水的不断减少B.过度开采地下水C.第三产业发展快D.建筑物高度增加6.A、B等值线的数值分别为()。A.35;1250B.35;1000C.31;750D.29;500解析第4题,读图可知,等水位线数值越高处沉降量曲线数值越大,即为正相关。第5题,大城市由于过量开采地下水,引起地下水位下降,形成地下水漏斗区,严重的地方会出现地面沉降。第6题,根据等值线递变趋势,A的等水位线高值中心约为35米,B为介于两沉降量曲线中间的闭合区,可与相邻两线数值相等,约1000毫米或750毫米。答案4.C5.B6.B读我国新疆(土地面积166.48万平方千米)荒漠化情况统计数据表,完成7~8题。表1新疆的荒漠化土地类型(万平方千米)荒漠化土地总量耕地林地草地未利用土地111.322.354.3150.5454.12表2新疆荒漠化土地形成因素(万平方千米)水蚀风蚀冰融盐碱化12.5383.935.249.3987.关于新疆土地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荒漠化土地面积小于非荒漠化土地面积B.荒漠化主要是滥伐林木造成的C.保护草地,合理利用草场资源是治理荒漠化的主要措施D.荒漠化主要发生在有人类活动的地区8.关于新疆土地荒漠化形成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控制人类活动的规模和强度对防御荒漠化效果显著B.荒漠化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农田灌溉不合理C.只要人类改变了粗放经营的活动方式,就不会形成荒漠化D.荒漠化形成的主要动力是近地面水平气流和地表径流解析由材料、表格获取信息:新疆的荒漠化土地类型主要是草地,形成因素主要是风蚀和水蚀。答案7.C8.D二、综合题9.读下图,回答问题。(1)在同一次地震中东、西两坡相比,灾情较严重的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该城镇利用地下水方面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问题导致的不良后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图中西侧的森林被砍伐,引起地下水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河水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图示地区应怎样缩小灾情?解析第(1)题,由于西坡为建筑用地,东坡为耕地,建筑用地灾情大于耕地。第(2)题,由于城镇用水量大,存在过度抽取地下水的问题,这样会使地下水位下降,地表沉降、塌陷,从而引发地震或塌方。第(3)题,由于砍伐森林,森林涵养水源的功能不复存在,会导致河流水量季节变化大,地下水位下降。第(4)“”题,由前两题分析,要缩小灾情,须合理利用地下水,植树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