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断句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古书无标点,古人读书都要自己断句,常常在一句话的末了用“。”断开,叫“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断开,叫“读”(dòu)。现代用的标点符号是“句读”的发展,所以用标点符号给古书断句也可以叫断句读。什么叫断句文言文断句常用虚词是标志抓住“曰”“云”“言”习惯句式掌握住固定结构莫拆散借助修辞与骈句相同词语相连中间断根据句子结构成分常用虚词是标志(一)常用句末语气词(句尾助词)后面可断句。•如“矣、耶、哉、与(欤)、焉、兮、耳、而已、(乎)、(者)、(也)”等。•特殊情况:特殊情况:•1“者”,“者也”连用时,者后不能断句。(如:通国之善奕者也)•2、也”也常用在句间,表句间语气舒缓,诵读时不能停顿,其后不能断句。(如: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3、“乎”有时用在句中同“于”,作介词(如:生乎吾前),其后不能断句。(二)常用句首语气词(发语词)前面可断句。•如“岂(岂独)、其、盖、唯、盍、夫、且、且夫、若夫”等。•例:•①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②且庸人尚羞之。③且夫天下非小弱也。④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三)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前后都可断句。•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四)常用句首时间词前可断句。•如“顷之、俄顷、向之、未几、已而、斯须、既而、俄而、俄、有间”等。(五)常用句首关联词前面大多可断句。•如“故、故而、是故、以故、(然)、因、(而)、(于是)、苟、纵、向使、然而、无论、至若、是以、继而、纵使、然则、虽然、至于”等。•例如:•①于是余有叹焉。②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③是故圣益圣,愚益愚④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⑤然是说也,余尤疑之。⑥因得观所谓石钟者。⑦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抓住“曰”“云”“言”•文言文中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言”为标志,一般情况下碰到它们都要停顿,且大多用冒号顿开,后面“曰”的内容一般要加双引号。•如果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习惯句式掌握住•(一)表示感叹的固定格式•如:•1、何其……也(译为“多么……啊”。)•2、一/壹何……(译为“多么……啊”)•3、(其)……之谓也/乎(译为“说的就是……啊!”、“大概说的就是……吧”。)•4、直/特……耳(只不过……罢了!)•5、惟……耳(只是……罢了!)•6、亦……哉(也真是……啊!)•(二)表揣度的固定格式•1、得无……乎/耶/邪(可译为"该不会/恐怕/莫不是/只怕是/莫非……吧")•2、无乃……乎(耶)(译为“恐怕……吧?”)(兼表反问)•3、……庶几……欤(……或许……吧?)•4、其……欤?(不是……吗?)(兼表反问)习惯句式掌握住•(三)表疑问的固定格式•1、可得……欤•2、孰与……乎•3、如……何•4、奈……何•5、若……何•6、何……焉为•7、何也(何……也)•8、何哉(何……哉)•9、何以……?•10、何所……?•11、何为……?习惯句式掌握住•(四)表反问的固定格式•1、何……之有(宋何罪之有?)(“有何……”的倒装)•2、何……为(何辞为?)•3、不亦……乎(不亦说乎?)•4、无乃……乎(无乃不可乎?)•5、得无……乎(得无异乎?)•6、其……乎/也/耶(其无后乎?)(大概是……吧)•7、安……哉(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8、况……乎(况于人乎?)习惯句式掌握住•(五)表选择的固定格式•1、与其……孰若(无宁)……(可译为“与其……不如……”。)•2、“不……,则……”、“不……即……”(可译为“不是(这样),就是(那样)”)•3、……,抑……,(译为“是……,还是……”或“……,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