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诗经》三首教案VIP免费

《诗经》三首教案_第1页
1/6
《诗经》三首教案_第2页
2/6
《诗经》三首教案_第3页
3/6
《诗经》三首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诗经》的基本常识及学习《无衣》《静女》,掌握重章迭句的形式特点。2、能够掌握四言诗的诵读节拍。3、学习《氓》,深刻体会比兴的艺术手法。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结合注释,能初步读懂诗作的能力。2、背诵课文。培养和提高学生准确把握作品的思想感情的能力。德育目标1、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人们对真挚爱情的向往,陶冶高尚的情操。2、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爱国主义精神。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分析《氓》中的人物形象及领会比、兴的艺术表达手法的妙处。2、把握《无衣》《静女》中的重要复唱的特点。教学难点1、品味诗歌的语言,准确把握诗中人物的情感。2、背诵课文。教学方法1、运用诵读法,让学生品味诗歌语言的凝炼性。2、运用讨论法,让学生理解文中主人分的感情及诗歌的艺术特色。如对《氓》中的比兴手法的分析,就可让学生讨论明确。3、通过比较阅读法,延展课堂内容,发展学生思维。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语由本单元的学习重点导人新课。本单元学习重点:在熟读课文、背诵课文的基础上领悟古体诗歌的思想感情,同时了解四言诗、骚体诗、五言诗的节奏。二、讲授新课(一)有关《诗经》的文学常识《诗经》,305首,又称“诗三百”,反映公元前11世纪西周初年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中期近500年间的古代社会生活。《诗经》是中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因它的内容以反映劳动人们生活的“国风”为主,所以文学史上把这类诗歌称为“风体诗”。《诗经》分“风”“雅”“颂”三部分。其中十五“国风”占160篇,多是各个诸侯国家的抒情性的民间歌谣。《诗经》主要有三种表现手法:“赋”:铺陈叙事。“比”:借物托情。“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风”“雅”“颂”“赋”“比”“兴”,文学史上合称“六义”。(二)、全班齐读三首诗三首诗中生僻字、难读字比较多,学生诵读比较困难。)(三)、老师范读1、要注意咬文嚼字;2、要注意诵读节奏:本文三首诗歌基本上都是四言诗歌,每句两个节拍,节奏整齐。(四)、板书正音(五)学习《静女》1、全班用指读法朗读一遍。力求咬准字音,做到基本流畅。老师在学生读后逐字纠正读音。请学生对照课文注解理清文意,进行翻译。诗歌短小,文字简单,变化单调。老师分别请三位学生翻译,注意变化字词的意义变化。2、老师范读,翻译,分析。(1)、范读时注意四言古诗的诵读节奏,节拍处注意停顿。(2)、翻译时要分析和强调变化的效果。(3)、文意简析:《静女》以第一人称“我”(男青年)写一次恋人的约会。全诗三章。一章重在写场景,两章重在写心理。第一章,写姑娘约“我”在城墙角落相见,却一直不出现。急得“我”抓耳挠腮,不断徘徊。第二章,写男青年在等待中想起姑娘那么漂亮,送给自己的“彤管”那么好看,令自己陶醉。第三章,写男青年又想起姑娘送给他的“荑”,既好看又奇异,自己特别喜爱,因为其中蕴含姑娘相赠的情意——“美人之贻”。第一章写青年之急,第二章写青年之恋,第三章写青年之诚。作者由静女而彤管,由荑而静女之情,把人、物、情巧妙地融合起来,表现了男青年热烈而纯朴的恋情,男青年的形象活灵活现,他的恋情也真实感人。此外,诗歌采用重章复唱,巧妙选用细节,风格朴实,也增添了艺术魅力。静女形象:美丽、娴静、活泼、可爱。三、课堂练习课后思考题一。四、课堂小结(略)五、布置作业背诵《静女》第二课时一、检查作业(略)二、讲授新课(一)学习《氓》1、情节和主题《氓》是一首叙事诗。叙事诗有故事情节,在叙事中有抒情、议论。作者用第一人称“我”来叙事,采用回忆追述和对比手法。全诗分六章,每章十句(十个分句,可分成五个复句)。第一、二章追述恋爱生活。女主人公“送子涉淇”,又劝氓“无怒”;“既见复关,载笑载言”,是一个热情、温柔的姑娘。第三、四、五章追述婚后生活。第三章,以兴起,总述自己得出的生活经验:“于嗟女兮,无与士耽!”第四章,以兴起,概说“三岁食贫”,“士也罔极,二三其德”。第六章表示“躬自悼矣”后的感受和决心:“反是不思,亦已焉哉!”作者顺着“恋爱——婚变——决绝”的情节线索叙事。作者通过写女...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诗经》三首教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