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语言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重要交际工具,语言文字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能正确理解、运用祖国文字,丰富语言积累,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我认为虽然听说读写能力的形成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但是要使学生具有听说读写的能力,基础在“听”和“说”,即“口语交际”。它作为人生存与发展的一种活动方式,从实质上讲“口语交际”是指人们通过口语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过程。口语是一种工具,交际是一种目的。“口语交际”的提法不仅明确了“听说”训练的性质,将听、说二者联系起来,揭示了它们的共时性和整体性,而且提出了其形成的途径,即通过“口语交际”来学习口语交际,明确了听说训练的目的和采用“交际性”的训练方法。那么,作为一名小学语言教师如何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使学生善于听,善于说,乐于“口语交际”呢?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充分利用课前三分钟逐步培养交际的习惯。第一节课开课前利用三至五分钟的时间,轮流让第一位学生发言。可分四步进行:1、刚开始时,可进行一些自我介绍,介绍自己的住址、家庭成员、自己的性格、爱好、理想等。如有位同学这样自我介绍:“我是上元良村人,家中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和我。我最淘气,经常惹父母和教师生气,但学习努力,望教师和同学多帮助,本人诚心接受。成为班上的好学生”。这样介绍就很有特色。2、过一段时间后,就可讲一些自己看到听到的小故事、笑话等。这样不但增进了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而且锻炼了说的胆量,培养了听说的能力与习惯。3、可以进行叙议结合的训练。要求学生发言,要让学生有话可讲,老师出的题要针对社会、家庭、校园、班级、生活中的某一件事,先叙述现象,然后提出自己的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如某同学针对某些同学在校园内乱扔纸屑果皮的现象,联系环境受污染给人们造成各种疾病传染的危害,提出“不乱丢垃圾、讲卫生、防疾病、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看法,实在可喜。这样的训练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也是大有益处的。4、可以训练学生即兴发言的能力,每节课由教师或同学当场出题,要求学生即兴发言。如说朋友、议老师、话尊重……等等,甚至可以对一些国内外大小事进行议论,谈看法。这样既起到传播新闻知识信息的作用,又可培养学生正确的是非观。通过这些训练,我深信,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可以得到培养和提高的。同时也为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听、说是口语交际能力的两个方面。因此,在训练学生说的能力过程中,也要重视听的能力的培养,即“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应体现双向互动。革一位同学发言时,要求其他同学认真听,认真思考,然后对他的发言进行评价、补充等。评价的内容应包括站姿、语速、表情、准备情况、普通话的运用、发言的内容、观点等,最后由一位同学根据大家的意见,为发言的同学作综合全面评价。第二、要鼓励学生课堂发言,组织引导课堂讨论。作为今天的语言教师,在课改浪潮的推动下,要改变以往的满堂灌、填鸭式,以教师讲得多的旧教学模式。应多设疑、质疑、多鼓励,让学生在问与答的思维过程中掌握知识。即使学生说错了,也应给予主动发言的精神鼓励,而不可对其讽刺、挖苦、打击,否则就会挫伤学生发言的积极性。每月应根据学生课堂口头表达的情况,对学生课堂发言的积极性作出判定,并纳入学生的评价。这样做,既提高了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使其口语交际能力得到了培养。同时,教师要善于组织课堂讨论,让他们对有争论性的问题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以此加深对课文内容及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说的能力。如教童话《狐狸和乌鸦》一文时,学生对童话十分感兴趣,而对乌鸦嘴里的肉为什么被狐狸叼走了的原因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说狐狸太狡猾,骗乌鸦,有的说乌鸦不小心肉掉下去等等,各说不一。因此,组织引导学生讨论,经过激烈的争论,最后得到共识,狐狸得到乌鸦嘴里的肉的原因是乌鸦喜欢听别人的奉承话,一张嘴,肉就掉下去了。这样的讨论,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从中受到了教育,同时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