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语言学与语言教学摘要:对语言本质特征的认识,决定着对语言习得过程的认识和对语言教学基本原则的选择。认知语言学强调语言的理据性,洞察性学习比机械性学习要有效得多。语言系统中的各种理据对外语教学具有许多重要的启示意义。认知语言学的原型范畴化理论、概念隐喻和转喻理论对全面培养语言、文化和思维能力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认知语言学和基于使用的语言理论模型为解释人类怎样学会语言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模型与方法。关键词:认知语言学语言教学启示一、语言能力与语言习得语言能力是一个结构有序的具有规约性意义的符号单位组成的清单库,词库与语法构成一个连续体。结构有序意指语言具有系统性和层级性;规约性意义意指与各种知识、语言实际使用密切相关;清单库意指语言本身不具有创造性,创造性是语言使用者的特征;符号单位构成一种语言的语法的全部内容。能用来描写语言系统的单位是:实际出现的语义、音系或符号单位;允准结构的图式。b5E2RGbCAP语言能力是人类总体认知能力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人的语言能力与人的社会、文化、心理、交际、功能相互作用。语言能力观意味着语言能力以具体的语言项目为基础,具有社会文化的特征,语言项目之间形成一定的结构关系,语言项目是一个一个习得的。p1EanqFDPw二、语言识解与语言产出语言使用事件是一个实际的语言使用行为,无论是语言表达式的选择、语言资源的利用,还是非语言资源如记忆、规划、问题求解能力、各种知识以及对社会、文化和话语语境的把握,都是由语言使用者控制的。易言之,在语言使用过程中,语言使用者的主体性起着关键作用。因此,语言使用中的语义建构离不开语言使用者的识解。语言使用者的识解对解释外语学习中的语言产出具有核心意义。只有从语言使用和说话者识解的视角来考察语言习得者的语言型式才能充分理解基于使用的理论模型与语言习得的良性互动关系。(王寅,2005)DXDiTa9E3d语义是语言的核心,而语义的核心又是识解。识解使得语言使用者可以用各种不同方式来看待相同的和不同的事件和语言行为。语言由此而变得更加复杂和灵活。人们使用语言的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隐喻的。隐喻是思维和语言运行的基本方式之一。隐喻在词和构式的多义性、习语的形成、语篇的建构、表达方式的选择、新词新语的创造等各个方面都无所不在。(刘正光,2010)RTCrpUDGiT语言表达式的意义取决于语言学习者的识解,一方面意味着语言的约定性本质,另一方面表明使用者对话语中语言表达式的分布具有选择决定权,即语言使用者处于语言使用事件的中心地位。学习者不断发现所学语言的理据性结构和原则,这一过程的本质就是自主学习能力在不断增强。(文旭,2007)5PCzVD7HxA三、语言理据与语言教学研究表明,洞察性学习比机械性学习要有效得多。认知语言学的语义中心观实际上就是强调语言的理据性。关于理据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理论语言学家和应用语言学家都有明确、中肯的论述。有理据的词语学起来比没有理据的要容易得多,同时有理据的知识记忆使用起来也要比没有理据的要容易。明确地理解语言的工作方式,将经验服从于分析的需要,适合学习者的认识风格。事实上,当学习者了解了语言的工作方式,他们就会开始构建或重新建构他们个人关于所学语言的各种假设。语言系统中的各种理据对语言教学具有许多启示意义。Boers&Lindstromberg(刘正光,2010)总结了以下三点:jLBHrnAILg第一,深化学习者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学习者在掌握其理据过程中更加关注其内涵意义并激活其语义网络。如drivesb.intoacorner(把某人逼入绝境)这个习语来源于拳击比赛。在拳击比赛中,一方被逼到角落,说明已经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了。学习者了解了这方面的知识并联想起这样的场景后,可以对同样来源的词语的意义作出预测,如corner(步步紧逼)作动词用的意义。将新词语与已有知识联系起来有助于学习。xHAQX74J0X第二,加深记忆。学习者在语言学习过程中思考意义与意义之间、形式与意义之间的联系,在语言习得研究中被认为是一个扩展的过程。扩展分为语义扩展和结构扩展。语义扩展指关于词或构式的意义的心理活动,结构扩展指关于词或构式...